本网常州讯:410,当江苏省常州市聋哑人张君羊夫妇的小店又照常营业时,邻居们都前来祝福,祝福他们破镜重圆、生意兴隆。张氏夫妇能够重归于好,完全得益于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法官耐心周到的调解,是该院的法官三番五次做他们夫妻以及双方家人的说服教育工作,使已经起诉并准备离婚的他们解开心中疙瘩,重燃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君羊夫妇均是聋哑人。今年1月,君羊到天宁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开庭时双方在庭上“大吵大闹”,情绪激动,相互指责,互不相让。庭审结束后,双方还在街上大打出手。该院领导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双方均为特殊群体,矛盾比较激化,且张某夫妇到法院来时无手语翻译,调解工作无法开展,于是要求办案法官上门请常州市残联予以帮助。残联领导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随即安排聋人协会协助法官调解该案。法官与聋人协会的同志不辞辛苦,经过数十次的上门走访,终于做通张某夫妇思想工作,张某向法院撤回了起诉,表示牢记法官、聋人协会同志的谆谆告诫,患难与共过好今后的日子。

我们了解到,类似这样的“特色”调解,在天宁法院有很多很多,这是该院在民事审判中积极拓展“诉调对接”新领域的真实写照。该院针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等民事案件不断增多的特点,在辖区的各街道、总工会、妇联、交警部门聘请了26名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群众工作经验丰富,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协助法官共同化解社会纠纷,缓和当事人紧张关系。同时相关业务庭室还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和辖区各调处中心之间形成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的调解对接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三调”的有机结合,受到社会各界及当事人的好评。

为使这样的特色调解真正做到亲民、便民、为民,该院在辖区各个街道、交巡警等部门设立了巡回法庭审理相关案件。在“特色”调解的推动下,一季度该院与相关部门调解各类民商事案件和纠纷269件(起)。 “天宁法院的‘特色’调解真正暖人心”。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张忠扬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他说因为生意周转,欠邻居的钱年前没能按时还上,当邻居把他告上法庭时,是天宁法院的法官邀请街道的同志一起做调解工作后,使邻居同意延长还款时间,解决了他的困难。我们了解到,像这样的工作,天宁法院与辖区相关部门每天都在继续着。最近,常州市政法部门的领导对天宁法院的“特色”调解工作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该院这项工作不仅为民解忧、解难,而且还为政府解压减负,真正为发展、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