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响水法院始终坚持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在亲民上做文章,在为民上下功夫,倾心打造服务型法院,在群众中赢利良好的口碑,树立了良好的司法形象。

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在诉讼方式上便民

该院所辖的三个基层人民法庭地处城乡结合部,担负着全院近40%的审判任务,审判任务繁重。但每到农忙季节,巡回法庭必然来到当事人所在的村(居)、田头,对涉及农民权益的纠纷,巡回法庭做到当日立案、当日调解,缩短了办案期限,确保处理纠纷不误农时,得到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该院还开通了司法服务热线提供诉讼程序咨询,推行电话预约立案,快速办案,在全县边远村(居)设立了28个便民巡回审判点等,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使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及时、便捷、高效地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强化司法救助职能,在裁判结果上保民

首先积极推行司法救助。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公平对待,给与更多的帮助,依法减、缓、免交诉讼费,切实保障他们打得起官司。每年减、缓、免交诉讼费都在30万元以上。同时,印发《诉讼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书》等材料,为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诉讼指导,保证他们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提醒他们注意避免诉讼风险,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当事人一样平等地行使权利,让困难群众有冤情可诉,有委屈可说,有疑惑可询,有困难可提。其次加大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对涉及农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等弱势群体,始终坚持快立、快审、快执,确保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的人关怀。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工作作风上亲民

畅通自觉接受监督的渠道,全方位、多角度收集、听取各方面对该院审判作风的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强化外部制约机制,向当事人和社会各界发放问卷调查函,考查法官办案情况。院督查组将每周不少于1次对法官审判作风进行检查,全面排查态度不好、司法不公、作风不实、责任不强等问题。对督查出来的问题,定期进行通报曝光,并加强跟踪,及时处理,监督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整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杜绝腐败的滋生。

搞好司法延伸工作,在司法效果上安民

强化法官“判后答疑制度”,对案情复杂、当事人理解判决困难的案件,承办法官会在宣判或判决生效后的一段时期,耐心听取当事人对裁判的异议,认真解答当事人对裁判文书中认定事实、证据、裁判理由、法律规定等方面存在的疑问,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法院裁判,引导其服判息诉,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推行案件回访制度。对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民事案件,承办法官亲自或委托村委定期回访,关注案件调解、裁判后的效果,防范矛盾的再激化。法官们每年还抽出一定的时间,主动走上街头,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满足群众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