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淮安市委书记、淮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永忠在淮安中院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法院科学发展工作考评第一名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欣闻淮安中院又获全省法院系统科学发展工作考评第一名,成绩来之不易,可喜可贺。市委市政府向全院同志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大家为淮安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期望继续创新实干,为实现“1+4”的十二五奋斗目标再立新功!”

  3月初,全省法院2011年科学发展目标考评结果揭晓,淮安中院继去年之后,再一次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位居全省13个中院之首。

  3月16日,全省法院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淮安中院继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二等功之后,被省院党组授予“全省优秀法院”称号。会上,淮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华作经验介绍。

  从全省第一方阵,到连续两年第一,这是实力的比拼。

  从两次集体二等功,到“全省优秀法院”并向全省法院进行经验介绍,这是淮安中院历史上的又一次突破。

  出色完成“第一要务”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2011年,淮安两级法院新收各类案件62973件,办结62424件,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5%。审判绩效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该院相继出台《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生态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服务台商台企十条措施》等文件,不仅基层法院和中院相关部门感到这样的文件非常及时,党委政府和台商台企更是给出了很高评价,一致认为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很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在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出台后,市中院又在全省率先向市委、省高院报送《〈条例〉实施对我市中心城市建设的影响与意见》调研报告,提出依法高效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对此市委书记刘永忠作出重要批示。

  清浦区杨洪峥等11人、淮阴区张则龙等19人两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及35件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504件绑架、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和810件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被依法予以严惩,为百姓撑起一片法律蓝天。妥善审理企业破产和公司清算案件,盘活企业存量资产4238万元,化解企业债务1.8亿元,协助安置企业职工2367人。审结劳动争议、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涉及民生案件7602件,为174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953万元。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

  聘请38名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委托调解案件11356件,调解成功7817件,成功率68.8%。建立劳动争议案件调解、仲裁、审判一体化调处机制,构建交通事故案件多方联动处理机制及全员、全面、全程的调解工作机制,民事诉讼案件调撤率达76%,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向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349份,被采纳率达87%。与54个乡镇和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参与纠纷化解工作。定期到少管所对未成年犯回访帮教,深入校园开展安全防范检查、以案说法、模拟开庭等活动,全市法院有2个国家级、6个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扎实组织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年”、机关作风建设突击月、“廉洁司法示范庭”、警车专项治理、违规收费专项检查等活动。自主研发“电子监察监控系统”,促进司法行为规范化和审判管理精细化,被省高院向全省法院推广。

  全面落实“五件实事”

  中院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年内实施司法惠民五件实事”的承诺,全部得到落实。

  ——出台并全面实施《司法便民十项措施》。十项措施包括网上立案;预约立案;风险提示;便民服务;执前督促;司法救助;巡回办案;假日法庭;审务公开和法律释明。

  ——“扩大救助范围,做到应助尽助”。对案件无法执行且生活困难的工伤、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的677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资金216万元。

  ——开展“千起案件评查”活动。成功推动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一大批涉诉信访老案、难案,得到有效化解。进京访案件化解息访率为95.24%;赴省访化解息访率达100%。

  ——实施第二期法制宣传“四百工程”,即“百场庭审观摩,百场就案讲法,百件司法建议,百场巡回审判”,共有13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活动。

  ——建成远程庭审(听证)系统。利用专用IP传输网络,在中院和基层法院分别设立远程庭审中心,实现同步庭审录音录像,实时校验,减轻了当事人异地诉讼成本和劳累。

  始终坚持“二唯方针”

  “唯旗必夺,唯先必争”,是中院党组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

  2011年,全市法院共有54个集体和62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清河法院开发区法庭法官董坚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成为全市法官的新典型。

  成功承办“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研讨会”,最高法院领导,湖南、安徽、江苏等省高院院长,全国知名法学专家学者,兄弟省市优秀法官代表和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等国内主流媒体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展示了淮安和淮安法院良好形象。

  对“一院一亮点,一线一特色”的工作要求,实施项目化管理,全市法院形成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特色亮点。洪泽法院“审务村村行”、楚州法院“庭村共建星级示范村”、清浦法院与社区和谐共建工作、淮阴法院爱心法院建设、涟水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蓝天工程、盱眙法院人民评审团制度等创新创优项目取得较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