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法院建立健全五项机制稳妥化解执行群案
作者: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3-09-17 浏览次数:451
近年来,为妥善有效处置该类纠纷,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工作举措、细化工作方案,确保了无一起群体性纠纷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加强立审执衔接配合,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挥立案环节对群体性纠纷的风险预警作用,为执行提前介入或预留分配份额创造有利条件。对接镇、村、组三级综合治理网络,建立执行联络员队伍,全面梳理排查辖区内群体性纠纷信息,对发现有弃企避债、停业破产、集体上访等苗头的,第一时间向辖区党委政府反映,必要时由法院配合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稳控局面。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成立执行群案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领导统一调度指挥全院资源,制定详尽的有关人员控制、财产账册保全、稳定债权人、资产处置等一整套执行工作预案。通过冻结、查封、扣押等司法强制措施,第一时间对被执行人的财物进行控制,及时打消债权人害怕资产流失、哄抢财物的念头。创新执行手段和方法,对于可能弃企避债的法定代表人、股东等,依法及时采取边控措施。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借助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准确、权威的有关信息,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有效利用法院官方微博,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注重带案下访,当面做好当事人释明工作,疏导当事人情绪。
建立执调对接机制。对于执行中当事人情绪极不稳定的案件,借助与14个乡镇共建的和谐共创平台和与5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建的社会矛盾调处平台,实现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网络的无缝对接,广邀社会力量协助执行和解工作,使案件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迅速稳妥解决,避免群体性上访发生。
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加强与财政、工商、税务、劳动、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协助执行等制度等将执行联动规范化、常态化,形成化解群体性纠纷的合力。加强与公安和检察机关的配合,严厉打击暴力抗拒执行、非法处置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执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