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法院将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作为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连续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发送多份司法建议。在强调发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我院更重视司法建议的反馈落实,积极推出了五项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了司法建议工作实效。

 

对象选择机制。一方面突破司法建议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这一范围,将对象扩大到企事业单位,突出了司法建议服务大局的功能。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向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发出类案建议,起到了“一条建议,指导一个行业”的良好社会效果。

 

沟通协调机制。专门搭建司法建议的沟通平台。了解被建议单位的实际情况,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建立长期的联系、沟通机制,与一些发现问题较多的政府部门、行业的监管部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每份司法建议撰写有素材,质量有保证,建议能对路,措施易操作。去年我院向市拆迁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发送的两份高质量的司法建议还得到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的批示和肯定。

 

反馈长效机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反馈信息收集工作,有反馈结果的,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查看反馈内容是否认真负责,认识问题是否切中要害,整改措施是否有的放矢,积极协助被建议单位做好落实整改工作;无反馈结果的,采取电话联系、上门交流、当面座谈等方式主动与建议对象取得联系,阐明司法建议对被建议单位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促使建议对象主动接受并落实整改。

 

释明服务机制。对建议中涉及不能理解的措施和对策及时做好释明工作,以增强建议接受单位对司法建议的认同度,确保整改到位。用“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上门走访建议接受单位,对建议接受单位按照司法建议进行整改的过程主动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如提供法律咨询、培训等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求增强被建议单位的法律意识,完善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相关纠纷发生。

 

联动研判机制。用“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加强与建议接受单位的联动。主动邀请建议接受单位到法院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共同讨论,全面剖析发现的问题,完善整改举措。去年以来,我院已分别邀请企业家代表、医疗机构代表、房屋拆迁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代表召开座谈会,通过评析典型案例、提示法律风险、交流整改方案等,促进司法建议的深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