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
作者:丁建华 发布时间:2009-12-07 浏览次数:1596
在我们上学时所识的第一批字里,一定有一个“人”字。这就是说,我们从草昧走向文明的第一步是,就是认识“人”。
认识“人”很难。
探究自己、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最初自我意识,这也是孩童的可爱之处。人一旦成年,往往因为名利,便可能认错自己,从而把握不住自己,这是人的可恨之处。到了年老,却还不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便是人的可悲之处了。
不认识自己的人,倒是觉得认识别人很容易,尤其是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总是看得清清楚楚,津津乐道。
做“人”其实比认识“人”更难。
传说中的女娲造人时,只造两只脚,想必就是要让人知道,在世上立住脚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绝非易事。
“人”有两条腿,除了用来立根支撑自己,还有就是要迈步向前的。做人,就得不断地往前走。当一个人再也迈不开他的双脚的时候,他的一生也就走到了尽头了。
“人”坚定地朝向一个目标,认定了,就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如果目标错了、方向错了还不思悔改,那就一定会步入人生的不归路。
不管是谁,在书写“人”字时,都得从头写起。书写时用力最多、着墨最多的也是“人”字的头。做人,就必须有个好头脑。头脑空空或没有头脑,堪称人生的悲哀。
“人”有一长,必有一短。世间不存在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也绝没有只有短处没有长处的人。但是,人之所以为人,长处必须大于短处,倘若短处超过了长处,那便不像一个“人”了,失去了为人的意义了。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集长短处于一身的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长边与自己短边科学地连接起来,那么这样的人生永远不会有一个定论的。
“人”并不需要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装点自己。用身体之物来美化自己或加重自己的分量,真“人”含量也就大大降低了,“人”就会失去自己的根本,甚至异化成其他什么东西了。
“人”字本身占有的空间很小,留下的空白很多,因此,它驰骋的天地就很大。如果“人”企图占据很大的地盘,那么,它活动的天地就会变得很小。挤死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一颗不断膨胀的心。
“人”虚怀若谷,可以容人,也可以容事。不容人者,难为人,不容事者,难成事。
“人”有两笔,一笔是才,一笔是德,有才无德或者有德无才,都不是完整的人。
“人”字只有两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有的人写得认真,有的人写得草率,有的人写得潇洒,有的人写得拘谨,有的人写得漂漂亮亮,神采飞扬,有的人写得歪歪扭扭,不堪回首。
“人”字最简单,也最复杂,最好写,也最难写。但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精力去认识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