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的治病钱有着落了。”37日,在宿迁宿豫区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家住宿豫区顺河镇的李翠霞从法官罗晓亮手中接过司法救助金五万元,百感交集的她握着罗法官的双手,颤抖着双唇说出两个字:“谢谢”。

 

好心帮忙  一场车祸酿成两家悲剧

 

事情追溯到2006年,家住顺河镇油坊居委会的李翠霞和郑秀花是前后院的邻居,两家一直关系不错。1123日这天,郑秀花去学校接儿子放学没有接到,便骑自行车沿路返回。途中,看见李翠霞的女儿周虹一个人步行回家,上前打招呼:“姨带你一起回去吧”。

 

“好啊。”小周虹边说边抓住郑秀花的衣角往自行车后座上跳,这时郑没有把握住方向,自行车拐到了道路左旁的机动车道。恰巧后面一辆货车同方向驶来撞到二人,自行车顿时成了麻花状,大货车的轮子从周虹的身上碾了过去,郑秀花也被撞倒在了路旁。二人随即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事后,经交警部门认定,郑秀花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大货车司机负次要责任,周虹无责任。

 

这次事故对李翠霞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看着年仅十四岁的花季的女儿在事故中多处器官受损,李翠霞一夜白发。为了给女儿治病,李家人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轮流到医院看护,花费医疗费八万余元。在辗转三个医院治疗后,周虹的性命最终于保住了,但经公安部门鉴定,周虹已构成最高级Ⅵ级伤残。

 

伤心追偿  一纸诉状好邻居对簿公堂

 

看着躺在床上女儿,李翠霞内心就说不出的痛,她说:“女儿自从遭遇车祸后精神状态一直不好,看到别的孩子去上学就偷偷流眼泪。”

 

邻居郑秀花心里也同样不是滋味,因为就在车祸前不久,郑秀花的丈夫因癌症不幸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女人身上。无力用金钱弥补李家人的损失,郑秀花在车祸后一段时间里经常去李家,用实际行动照顾周虹表达内心的歉意。

 

作为多年的好邻居,李家人可以理解郑秀花的内疚和处境,但是自己的女儿因后续治疗仍要大笔开支,李家人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郑秀花、大货车司机和保险公司共同告上法庭。后经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周虹50000元,郑秀花赔偿135455.6元,大货车司机赔偿85000元。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和大货车司机均已履行,郑秀花没有履行。

 

耐心调解  一起骨头案圆满化解

 

为了给女儿拿到后续的治疗费用,李家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让执行法官罗晓亮犯了难。

 

罗法官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郑秀花因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已将家里八分地的土地补偿款从村里支借。丈夫去世后,家里负债累累,郑秀花只好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留下15岁的儿子和86岁婆婆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财产共同居住的房屋登记在郑秀花公公的名下,无其它财产可供执行。眼见判决书快成为一张无法兑现的纸,李翠霞多次向上级法院和有关部门信访投诉。

 

为了啃下这块“骨头”,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该院党组对此案高度重视并研究执行方案。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清华亲自带领执行小组到李翠霞家做思想工作,寻找案件突破口。法官罗晓亮在村委会帮助下,找到郑秀花的亲戚朋友帮助协调,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其中一名亲戚帮助履行了两万元赔偿款。后该院特向上级机关申请信访救助资金5万元用于帮助周虹治疗,李翠霞也同意放弃剩余赔偿款追偿权利。37日,这笔救助资金终于到位,便发生了文章开头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