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见习法官的感悟
作者:王舟捷 发布时间:2009-11-17 浏览次数:1606
大学时,我无意中看到一位哲人对法官职业的定位:“法官是人行使神的职责”,这句话使我对崇高而威严的法官职业油然产生几多向往。大学毕业后,我考进法院工作,三年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终于成为了一名见习法官。在我的见习期快要结束时,我重新回顾这初到审判岗位的7个月,我深深的感悟到,法官不是适用法律的机器,法官应当有更高的理想与追求。法官的理想与追求是什么?是公正!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带来的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毁坏了法律,这好比污染了水源。” 作为法官,我深切的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那份期盼,也深切地感受过物质、金钱对一个法官的诱惑,然而法官要完成使命,就必须放弃私欲杂念,让廉洁在公正司法中闪光!
不可否认,如今的社会物质生活丰富,诱惑力大大增强,然而法官确实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名望,更没有丰厚的待遇!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腐化堕落的理由。“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理想的淡化、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沦陷,才使一个个贪婪的灵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在脑后,铤而走险,最终背离了人民法官这一神圣的称谓。正如法国文豪雨果问道:“谁是法官的法官”,答案是:法官自己。这样的回答,是法官对自己的良知的认同、道德的期许、名节的追求。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只能甘守清贫与寂寞,把人民利益常记心间、把公平正义常记心间、把清正廉洁常记心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重翻历史的沧桑画卷,于谦、海瑞、包拯等一个个正气浩然、清正廉明的光辉形象浮现在眼前,他们虽然跨越了千年时光,他们的名字仍在青史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仍还在民间广为流传。生前他们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身后人们为他建祠立庙,树碑立传。他们超越时空,朝复一朝,代复一代,一直受到人民的传颂和爱戴。现代社会,我们有人民的好法官宋鱼水,黄学军,他们清廉如水,执法如山,为了撑起公正司法一片湛兰的青天,他们无怨无悔,把人民放心间,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
如果说法律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而法官则是社会正义的具体化身。实现公平与正义,人民法官任重道远;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人民法官当仁不让!我们应当以以神圣法律作为终生信仰,视清正廉洁为鞭策动力,去探求公平正义这一法律精髓,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法官无愧于神圣的审判事业!无愧于伟大的法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