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种人” 树立法官清正廉洁良好形象
作者:顾宇 发布时间:2009-11-04 浏览次数:1695
清正廉洁,是法官能否公正履行职责的前提,是司法权威得以树立的基石,是对法官道德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当法官不廉洁的行为与司法公正有染时,司法公正就会蒙上污垢,社会公正的危机就会出现。只有廉洁的司法才会给公正添上美丽的光环,只有廉洁的司法才会给我们的党旗争辉。
《礼记?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也曾要求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当前,人民法官面对种种名利的诱惑,如何克制自己私欲的膨胀,一如既往地坚持职业操守,做到清正廉洁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当好“六种人”。
第一、做一个守得住清贫的人。对于司法体系而言,维系廉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法官享有较高的尊荣。而这方面,我们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在法官保障制度方面,法官经济收入与同样从事法律职业的律师相去甚远。在有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法官甚至可能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在我国国情不允许“高薪养廉”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培养自己耐得住清贫的美德。公生明,廉生威,贪致腐。法之天平,容不得半个金钱法码,否则,天平就会倾斜,法的尊严,法官形象甚至人格也随其倾之殆尽!因此,法官必须律己、修身,守得住清贫。
第二、做一个经得住诱惑的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腐朽的思想也开始诱惑着法官的心灵。在攀比、享乐思想驱使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在锦衣玉食、金钱美色的诱惑下,一旦外界的诱惑力超出了意志控制力,犯罪的种子就会突破个人的心理防线在社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从而跌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因此,法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得越“雷池”半步,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三,做一个耐得住艰苦的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新的时期,法官要耐得住艰苦,主要是指思想上的艰苦。也就是要求法官正视困难,坚持和发扬吃苦耐劳、负重前进的精神,自觉设置锻炼苦,品尝生活苦,经历寒窗苦,接受人生苦,最终为法律而苦,做到在个人物质享受、生活待遇方面,要“安于贫而乐于道”,清淡简朴,知足常乐,低标准要求;而在工作中,则要自强不息,永不满足,做“为信仰而苦,为法律而苦”的忠诚卫士。
第四,做一个顶得住歪风的人。一位有良知的法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忠于事实,忠于法律,要有压得住一切歪风邪气的浩然正气。因为法官,肩扛天平,头戴国徽,代表着一种正义和进步的力量。因此,作为法官,对于社会上的歪风邪气,要学会讲道理,讲法理;只有在与歪风邪气的斗争中,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廉洁自律,才会对各种不正之风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会面对钱、财、酒、色的诱惑,做到眼不馋、口不贪、手不沾。
第五,做一个管得住小节的人。法官的大节如何,往往在日常小节上都会有所体现,大节的培养往往也是从一个个小节开始的。新时期的人民法官,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小节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管住自己的小节,逐步培养自己的大节,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一个经得住时代考验和人民评判的人。
第六,做一个受得住委屈的人。作为一名法官,永远处在矛盾的焦点。一方面,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败诉一方当事人总对你的公正性产生怀疑,产生不满,另一方面,法官还有一种来自工作的委曲,这种委曲既包括领导对你不理解、不重视,同事之间的误会,亲朋好友的埋怨,或品德较差的人对你不公正的评头品足。这个时候,作为法官,应该沉得住气,受得了委曲。其实,误会、诋毁、怀疑最终都会消除,关键是要自信,要受得住委曲,不能因一时的委曲而怨声载道,消极沉沦。在误会面前,法官要胸襟坦荡;在挫折面前,法官更要有无私、达观的坚强意志。
总之,作为一名法官应当具有异于常人的睿智,高于常人的品格,独立于世的价值取向。无论别人怎么做,无论别人怎么想,也无论社会风气如何变化,坚持做好“六种人”,用清廉的形象、坚定的信念、钢铁的意志,去守护社会的正义。淡泊名利、明静致远,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