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法院坚持为民能动司法效果显著
作者:黄玉宝 周娜 发布时间:2009-09-23 浏览次数:564
本网徐州讯:2009年,江苏省睢宁法院牢固树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意识,坚持能动司法、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强化保民、为民意识,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作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新的着力点,积极开展各项保民生工程,通过履行和延伸审判职能,把矛盾化解在法院,把和谐留给了社会。
今年以来,该院共审结各类案件6444件,同比增长31.74%,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高达78.74%,申诉、投诉案件同比下降76.47%,95%以上的当事人经一审程序即服判息诉,案件审判质量效率综合指标排序继续保持全市领头羊位置,人民满意度、认可度、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拓宽渠道察民情,及时掌握社情民意。
在新形势下,只有大力拓宽和畅通民意渠道,不断加强民意沟通和反馈机制,才能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情和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群众的司法新需求,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进法院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实现了民意与司法审判的良性互动。
一是端正思想,提高服务认识。该院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法院的文件精神,结合睢宁辖区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于年初迅速制定了《关于加强涉诉民意收集和运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两个意见,决定通过扎实开展“法官五进”(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和进学校)和“五个零距离”(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开庭、零距离调解、零距离沟通和零距离跟踪)等多项活动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并实行“一对一帮扶”助困,深入岚山镇、梁集镇、魏集镇等22个村197户贫困农民家中,进行帮扶,降低偏远村庄村民用法维权的成本。
二是迅速行动,多方式听民意。设立院长信箱、开展人民满意度调查、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召开社会座谈,开展民间调查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建立健全便民、利民诉讼体系,今年来,该院共收集了意见建议216条。院党组专门成立网络民意督办小组,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分别负责网络涉诉信访的信息的查阅、收集、梳理、督办和反馈工作,确保网络问政形成长效机制。向社会公开院领导手机号码,接受群众投诉。凡涉诉短信,务必48小时之内调查处理并回复,将案件审判和执行情况以书面报县委督察部门,同时向案件当事人解释清楚。
三是着眼大局,服务辖区企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结合辖区的经济建设中具体情况,睢宁法院迅速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积极开展了“法官进企业”活动,走访服务过程中,法官们详细询问了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解答了企业提出的各类法律咨询,帮助企业排查经营风险,还向企业赠送了专门印制了《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经营法律风险的60项提示》、《企业常用法律知识解答》等法律手册,并现场发放了法官联系企业征求法律意见表,积极为企业解决涉诉涉法问题。截至8月底,该院已经陆续走访了遍及全县范围内的星星家电、金典鞋业等168家大中小型企业,共走访814人次,现场调解合同纠纷16次,劳动争议26次,侵权纠纷6次,受到辖区企业家的高度评价,政协睢宁县委已将该院做法作为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上报。
二、坚持理念解民忧,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时刻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为群众办难事,解忧愁。
一是积极处理涉稳定案件。针对民间借贷纠纷涉嫌高利贷非法集资案件的大量涌现的情况,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迅速向县委和上级法院反映,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方面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深挖犯罪线索,加大对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转贷、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进行严格审查、甄别,防止高利贷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达到非法行为“合法化”的目的。
二是积极实施司法救济。司法救助坚持“四个到位”,通过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积极宣传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司法救助方面法律规定,确保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以及经济困难无法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及时了解司法救助的内容,引导他们及时运用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实现合法利益。今年以来,该院就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减、缓、免各类费用36.4万余元。
三是积极拓宽沟通服务方式。加强纵向部门协作,实现司法便民一站式服务和全程导诉服务,随案发放告当事人书、诉讼须知等材料,设置当事人、诉讼参加人的等候场所,配备饮用水、为当事人提供规范诉讼和执行格式表格、文书复印设备,提供必要的诉讼咨询和服务;设置信访举报信箱和录音电话,实行24小时不间断开通,及时受理当事人和诉讼参加人的监督,以文明的司法风尚解除来访人员的疑虑和麻烦。
三、公正执法保民权,全面维护群众权利。
执行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损害了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睢宁法院通过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社会各界配合,创新执行方法,极力攻克执行难,执行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确保群众了解执行工作。该院开展清积执行积案大行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发出“一封告知书”,“两封信”,做了3个电视专题、4次报纸专栏,使社会各界和执行当事人加深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在全县营造了“以抗拒、阻碍、干预法院执行为耻,配合、协助、支持法院执行工作为荣”的舆论氛围和良好风尚。
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该院积极与党委政府沟通,大力获得了政府对涉府执行案件的支持与配合。县委书记王天琦同志在全县政法工作会议上将各涉案镇党委书记作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并与之签订责任状,并要求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各镇完成清理执行积案情况进行跟踪督查、通报并适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按时完成清理执行积案工作。日前,最高院督办的207件执行案件,清理率为100%,完全执结数为130件,比例为62.8%。因成绩突出,清理积案工作受到徐州市委通报表彰。
三是创新模式加大执行力度。在清理积案战役打响后,该院将每周两次的“凌晨行动”变为“急需即动”,在充分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同时,转变执行理念,创新执行模式,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注重执行的法律和社会效果。同时,强化执行监督,加强对执行程序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督促和管理,坚持执行合议制,形成了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执行工作机制,确保了及时立案、及时执行、尽快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