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如歌中所唱,你象骄阳红似火,你把美丽给人间。青春,既美好又短暂。但青春真正的意义在于奉献,能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审判事业,我觉得青春无悔!

法院工作,虽然平淡但并不单调。我所做的与法院整体工作相比,渺小得如同草上的露珠,但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因为,每一项工作同样充满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我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因为我所从事的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大事业。

被分配到法院工作时,我刚满二十岁,转眼已过去十五个年头。在这十五年里,我们的法院也经历了由硬件到软件的重大变革。

当时的涟水法院,仅有四层小楼,破旧而显得寒碜,紧连居民区,六十多位干警居然仅有两个厕所。进入楼道,大厅两旁破旧的自行车错乱摆放,处处可见灰尘,时常还得侧身而过才能不弄脏衣服。四个人挤在一间十来平方的办公室里办公。一台铅字打字机和一台286电脑,承担了全院法律文书和行政文书的制作,五辆汽车是整个法院审判执行依赖的交通工具。但同事的宽容和相助,让我很快熟悉了工作,办案的经历,让我时时收获感动,处处体味善良。由此,我也走向了成熟。

法院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2005年,我院从喧嚣的闹市搬到宽阔的主体公园旁边,总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的立案、执行、审判大楼竣工,篮球场与羽毛球场投入使用,办公综合大楼装修一新,增设了网吧、阅览室、活动室。交通工具换代升级,一辆辆崭新的轿车、面包车、各种警车彰显着法律的神圣和尊严。办公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不仅行政办公配备微机、激光打印机和一体印刷机,而且各庭室安装了电话、开通了局域网、每位干警均配备了电脑,高科技和信息化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高效和便捷,办公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实现了审判管理网络化、办公“无纸化”、人事管理信息化、行政管理智能化等与国际接轨的高科技审判格局。

涟水法院的干警通过不断实践,刻苦努力,利用业余时间,90%的干警通过自学和函授取得了法律本科及以上学历,更有8名干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大家正在朝着“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做学者型法官”的奋斗目标迈进。

岁月轮换,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那些曾经与我同时参加工作的同学、校友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了生意场上的佼佼者。我从一名书记员成为了审判员,尽管金钱和地位无法与他们相比,可我依然快乐---因为,我拥有自己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