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神圣
作者:陈瑶 发布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1606
曾经在上班的途中总要经过法院,常常默默的瞻仰,然后悄悄的离开。总是觉得自己太渺小,而她却那么神圣,怎么会与我的生活有交集呢?虽然常常渴望,常常渴望,但只能把她当作心中的梦想。
不久前法院招考,试试吧,无论结果如何。
或许是上帝的眷顾!竟然如愿以偿。
近距离的接触法院,才体会到民庭 “法槌落下解心结” 的大气,也看到在刑庭接受审判的犯罪分子追悔莫及的表情,突然觉得立案、审理、执行不再困难,更听不到生硬的语言,也看不到推诿拖拉的身影。
不久被分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第一次感受到“廉洁”竟然是这个系统的生命。从刚入院的第一堂“廉洁”课到
常怀律己之心,让我这个刚入院的新人也在考虑即便以后有人请我帮忙,也定会廉洁奉公。
记得有一位领导说过,没当官的时候,穷在闹市无人问。而一旦当官之后,金钱的诱惑,美女的诱惑、权势的诱惑、声名的诱惑、玩乐的诱惑,就会将其层层包围,轮番进攻。
尤其是那些掌管人权、财权和工程权的领导者,就其本质而言,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好的,根本不想走上歧途。但他们面临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是处处有,天天有,防不胜防。因此一些人就招架不住,落入了别人设计的圈套。以致多年的刻苦学习,多年的艰苦奋斗,多年的辛劳付出,终于建起的事业的楼台,突然轰然倒塌了。这岂不是让他们悲从心起,痛不欲生?
一个有了丰富人生阅历的领导都常常很难经受住诱惑,那么那些刚走上工作岗位并且作为法律执行者和守护神的法官们经受的诱惑会少吗?
答案不言而喻。
但是换种角度思考一下,或许会有一些收获。古人云:“德,国之基也。”话说做人无德,什么事都做不成;做官无德,一分威信都不会有;一个国家不讲德治,便无秩序、生机和希望。法官带着“官”字,而且是掌握着“公堂一笔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大权的官,法官如果无德,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将大打折扣。所以必须拒绝诱惑。
同时我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每一个党员拥有了这种远大的理想、坚定必胜的信念、完成重任的责任感,就会无私奉献,不求索取;才会经得起清贫,耐得住疾苦,顶得住诱惑;才会在逆境中明辨方向,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止,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这种声音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所幸我看到的一切没有让我失望。
那日一位年轻的干警,很腼腆的把一张当事人行贿的购物卡交给我,没有一丝骄傲的表情。顿时对他钦佩起来,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让我感受到了神圣。
后来这样的事遇到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习以为常。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没有表现出一点骄傲,因为他们早已把廉洁奉公当作自己的职责。
这些事让我想到这样一个典故,唐代有一个名叫韦夏卿的吏部侍郎(相当于现今中央组织部部长,掌管全国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他有个亲戚叫韦执谊,受了别人的贿赂到韦夏卿这里来走后门,要韦夏卿给那人一个当官的机会。韦夏卿说这不成,韦执谊就从怀里取出金子塞到韦夏卿的袖子里,算是递个红包吧。韦夏卿看到韦执谊这样,很吃惊地说:“吾与卿赖先人德致名位,幸名已达,岂可如此自毁坏。”说完,摆袖引身而去。
是的“廉洁”已成为一种习惯。“自律”也已成为一种品德。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人的思想觉悟不一般高,有人因“不愿贪”而廉,有人因“不敢贪”而廉,我想作为法律执行者和守护神的法官早已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了,他们早已不满足于低层次的“我不敢”,而是不断提高觉悟,升华境界,面对种种诱惑自觉地做到了“我不愿”。终于明白原来神圣就是那么简单。
渴望在这里永远感受她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