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防范为人民?睢宁法院找准服务“三保”切入点
作者:苗新 发布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456
本网徐州讯:家住睢宁的小杜一直没有固定的职业,但是家境阔绰出入乘名车、豪宅。像小杜这样的“隐形商人”在睢宁县还有很多。
这是为什么呢?
今年以来,随着一些企业开始陷入困境,其资金链浮出水面,坊间一直流行的说法似乎得到了证实。
原来这些隐形商人主要从事资金放贷,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吸收普通群众的资金,然后再贷给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好时实体企业利润增长可以抵销其贷款利息,而一旦经济形势突变,企业急需资金时,往往甘冒风险借一些高利息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如果经济长期低迷则这些企业不能还款的可能性加大,引发借贷纠纷的连锁反应。今年发生的此类民间借贷案件最高利息以及达到一、二毛的惊人数字!即使这样企业仍然敢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其资金投向是高利润的行业,如房地产,这也导致这类案件往往涉及建设施工合同纠纷及工程款拖放,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
2008年底,该县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类案件骤增,仅11月份就受理该类案件163件,涉案标的4072万余元,涉案标的额数量比06、07两年度的总和还多出660万元。与此相应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及工程款拖欠纠纷、劳务纠纷随之增多。面对这种形势,法院希望采取多数当事人的共同诉讼的方式以节约审判资源,但当事人更希望自己的资金可以尽快得到回收。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将案件全部移送至公安机关也没有问题,但在小崔诉王某某一案中,法院将案件移走了,可是公安机关并不买账,答复小崔,说还得找法院,认为应该走自诉程序。这类案件涉及到各机关协调配合的问题。
找准切入点后,该院加大涉企民间借贷案件的调解、执行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平衡诉讼效率和公平正义的关系,在不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尽量采取诉讼合并的方式节约审判资源,达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