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823,盱眙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组织五名缓刑少年犯到青少年帮教基地之一的盱眙县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宣誓活动,对少年犯进行面对面的帮教。这是该院举行“缓刑少年犯集体回访”活动的镜头之一。近年来,盱眙法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与县司法局等单位紧密合作,在全县建起五个失足青少年帮教基地。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社会秩序,也给青少年本人、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幸,今年以来,盱眙法院在一些规模较大、组织健全、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内建立未成年犯帮教基地,落实帮教措施,延伸审判职能,确保未成年犯的监管和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江苏省宝隆制衣有限公司座落在盱眙经济开发区内。该企业主动与盱眙法院签订帮教协议,挂牌成立未成年人缓刑考察帮教基地。由法院安排部分具有劳动能力的少年犯到该企业工作,法院定期进行回访考察。目前有20多名少年犯在该企业劳动。为了加强对失足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德育教育,增强失足少年的法制意识,盱眙法院在县烈士陵园管理处建立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少年犯进行参观、瞻仰、祭扫等活动,并进行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并采取“法官再说法”、“失足少年谈体会”、赠送书籍的形式对缓刑少年犯进行再教育。

 在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时,盱眙法院做到向社会公开维权信息、公开维权范围、公布阳光信箱,设立维权咨询电话,确定联系人,对来电来访来函及时解答、处理,并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建立青少年维权网站,开设维权论坛。实施“一三六”回访考察制度:即每月联系未成年犯一次,未成年犯3个月向承办法官汇报思想一次,6个月承办法官到帮教基地回访一次,并为每个未成年犯建立档案。与法制共建单位的学校进行交流,在以前庭校共建的基础上,发放维权手册,选择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旁听或到学校进行公开宣判,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实现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最大化。

 盱眙法院青少年维权岗的建成旨在通过切实可行的矫正帮扶和思想、技能、行为、心理、文化为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机制,来提高失足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日常的行为规范,让他们能立足实际回报社会,从根本上杜绝其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维护社会稳定。盱眙法院立足审判工作,抓好延伸服务,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从“爱”出发,从“帮”入手,从“教”感化,在挽救上下工夫的作法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青少年帮教基地的创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足青少年回流社会后不为社会所接受,在求学、求职、生活上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难题,能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法院、来自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