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徐州市泉山区法院致力于构建科学、有效、便捷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不断完善民意沟通机制,拓宽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夯实司法裁判民意基础,有力地提高了司法公信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拓宽渠道纳民谏。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党组成员轮流到院长接待室值班,直接接待群众,倾听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建议,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登记备案,明确承办部门和办理期限,并进行跟踪督办;重视网络在沟通民意方面的特殊优势,关注网络舆情,及时收集网络对法院工作的舆情反映,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构建与社会公众和网民良性互动的平台;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发征求意见函等收集民意的形式,就法院的全面工作或者某项工作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群众代表等征求意见。 

二是审务公开顺民意。在审判楼一楼大厅内设立电子公告栏,告知当事人案件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法官等信息,推行审判公开;设立接访导诉台为来访群众解惑答疑,提供法律咨询和立案导诉服务;将《诉讼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书》、《诉讼收费标准》等规定制作成展板,放在立案大厅内,方便当事人了解诉讼知识和法院工作流程,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三是完善措施察民情。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制度,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廉政监督员旁听案件审理、现场监督执行、评议法院工作;法院重大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及时向人大和政协委专题报告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加强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建议和意见的反馈机制,突出联络工作实效;组织资深法官“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四是强化沟通赢民心。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根据网络媒体便捷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及时完善包括网络宣传在内的综合性宣传工作网络,作为宣传法院、宣传法官、普法教育的重要载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妥善应对负面报道,引导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法院的审判工作,引导民众认识、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通过以沟通赢取民心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