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常州讯:818日上午召开的常州全市法院基层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记者获悉,座谈会学习贯彻了全国、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及全省法院基层基础建设会议精神,会上还相互交流了加强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认真研究解决法院基层基础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措施。常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国建、市中级法院院长姜洪鲁出席会议。

 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社会的窗口、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是人民法院全部工作的根基。目前,全市法院90%左右的案件在基层,80%左右的人员在基层。可以说,抓住了基层基础建设,就抓住了法院工作的关键;抓好了基层基础建设,就能带动法院工作的全局。全市基层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形成各自特色,打造亮点工程,提升服务实效。如钟楼区法院在2007年率先在全省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一年受理各类纠纷268件,化解230件,成功率达86%;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155份,无一起纠纷反悔,无一起纠纷强制执行,取得了社会效应和工作业绩的双丰收。戚墅堰区法院强化源头治理做好息诉止访工作,建院30年来无一件涉诉案件当事人到区级以上党委、政府、人大和上级法院上访。新北法院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全力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金坛、溧阳、武进、天宁法院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会议要求,全市基层法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必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司法能力,切实履行好依法服务大局的重大政治责任,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针对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司法需求是“便利、有效、低成本”,积极创新服务措施,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缩短与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之间的差距。把司法公信力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公正廉洁文明司法,不断缩小法院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差距,树立起司法权威,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会议强调,全市基层法院要紧扣全市发展全局,依法支持企业克难求进,积极为企业健康发展排忧解难。要依法打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非法集资、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努力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要妥善审理好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要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办案、巡回调解,健全完善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判后答疑”等制度,切实加强诉讼指导、诉讼风险提示、司法救助等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满意度。全市基层法院要完善全方位诉讼调解体系,积极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坚持全面调解、全程调解、全员调解,不断创新诉讼调解方式方法,尽量减少社会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