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2009年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面临着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历史使命。工作评价有了新标准,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到“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审判工作在坚持依法开展,强调法律效果的过程中,更加突出社会效果。

北塘法院袁挺院长指出,司法工作要突出社会效果,就要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给群众以安全感,这里的安全感体现在物质生活安全,人身安全,公平、公正实现权益的安全保障。

“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并非体现在单纯经济指标数据的增长,他们更多关心的是经济的发展对他们个人工资水平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福利待遇的增加,以及更多的休息时间”袁挺院长认为,“司法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更多地体现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劳动者获得各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3年来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1.9亿元!该院成立“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司法应对领导小组”,一把手院长亲任组长,及时掌握辖区内企业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发出预警信息。针对辖区内诉讼集中的4家企业23件案件,认真甄别情况,谨慎和灵活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帮助企业寻找摆脱困境的途径。

为扩大生产规模,无锡某电视机有限公司和银行签订了标的为1000多万元的打包贷款合同。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公司很快陷入负债的泥潭,近百名工人被迫停工,银行利息也无力支付,该公司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

无锡北塘法院反复探讨研究后,制定了一个放水养鱼的执行方案:根据公司仍有的公司信誉和客户渠道,让其尽快恢复生产,支付员工工资和偿还银行贷款。法院要求该公司设立恢复生产的专有资金账号,所有生产所涉及的成本、结款、盈利等必须通过专有帐户操作,该帐户由法院负责监管,银行定期审核。当初顾虑新东公司破产而争先恐后提起诉讼的其他债权人,都纷纷撤诉,企业员工也领到了“劫后重生”的第一笔酬劳。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北塘法院民一庭庭长陆华朝常挂在嘴边的话。该庭将交通事故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医疗争议案件作为保民生的重点对象。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中,坚持“快立案、快保全、快鉴定、快指导、快审理、快执行”的原则,今年上半年,高效地审结交通事故案件151件,为受害人协助执行赔偿款6880余万元;适时地调速查审判思路,坚持双向保护、强化对话原则,半年审结38件,促进了健康的劳资关系建立;在医疗事故案件中,法官坚持事实分清、道理说明、工作做透精神,积极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化,审结6件案件中,有4件和解结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转型、矛盾凸现,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各种需求正在考验着干警们。作为人民寻求司法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院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人民生活“舒适了”,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司法关注民生才能落到根基上、贴近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