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送走一对重新和好的夫妻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双朦胧的泪眼。

今年5月,我承办了一桩离婚案件,提出离婚请求的是妻子张某。按常理推断,应该又是丈夫不忠或是有家庭暴力吧。我这样想着,信手翻开了诉讼材料。

这一看不要紧,竟将我原先的想法推翻得干干净净。原来,张某是刚刚刑满归来的人员,而她入狱的原因竟是她三年前对丈夫王某投毒未遂。

看完材料,我觉得,这对夫妻恐怕非离不可了。谁愿意接受一个曾对自己下过毒手的妻子呢?不过,我还是有点疑惑。照理,该是那个丈夫提出诉讼呀,怎么反倒是有错在先的妻子成了原告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案件如期开庭了。

由于调解是处理婚姻案件的必经之路,尽管对这对夫妻的婚姻不抱希望,我还是首先选择进行了调解。

我了解到,张某今年40岁,比丈夫王某大两岁。两人原来是邻居关系,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随着年龄增长,情投意合的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198811月,王某没有达到结婚年龄,双方就按当地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未领取结婚证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第二年两人的爱情结晶出生,家里更是其乐融融。虽然生活中总有磕磕绊绊,两人因家庭生活琐事也免不了偶有争吵,但总的说来是幸福的。

这种平静和谐的日子结束于三年前。丈夫王某是驾驶员,家中有一辆农用拖拉机,经常在外跑运输。20064月,张某因交通事故造成股骨骨折,在家卧床休息。在此期间,王某因搞运输白天没有时间在家陪伴妻子,张某觉得丈夫对自己不关心,双方为此产生口角。心有不满的张某觉得与丈夫感情不和,就提出离婚。在遭到拒绝后,张某动了歪念头。她想,用投毒方式吓唬丈夫,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于是就将鼠药放进王某正常饮用的茶杯里,后因王某发现茶水有异样未饮用。张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最终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今年5月刚刚刑满归来。

只因一念之差就毁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多么愚昧的女人呀,我心中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慨叹。

在与张某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个曾经做了傻事的女人常常流露出后悔与不自信来。她告诉我,她总觉得服刑前自己曾经以投毒方式对待丈夫,这回自己回家,丈夫也不会善待自己。她觉得与王某情分已尽,无和好可能,这才要求离婚。说这话时,张某一脸的落寞与无奈,眼睛也显得毫无神采。

虽然要求离婚的态度坚决,可我还是能感觉得到张某并不是真的想离婚,只是出于担心才“先下手为强”。

我转头找到王某,询问他对离婚的态度。让我想不到的是,王某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丈夫。谈起离婚的事,王某的脸上写着明显的痛苦,他说,过去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坚决不同意离婚。同时,他还表示,张某以前是做错了,但那是由于误解才造成的,他对张某过去的行为予以谅解,不计前嫌,要求夫妻和好。

王某说在张某三年服刑期中,自己经常带着女儿前去探望。这一说法,得到了张某的认可。既然这样,说明两人的感情基础还是很牢的,我于是确定了调解方向,争取两人和好。

我再次找到张某,劝导她要慎重考虑,婚姻不是儿戏,不能随随便便的说离就离,夫妻一场,双方都付出了很多感情,对家庭也付出很多努力,要珍惜往日的夫妻情分。想到王某的痛苦神情,我又细心引导张某回忆起过去的美好岁月,特别是服刑三年来,王某始终对她的不离不弃。

说到这儿,张某已是泪眼朦胧,不住地哽咽。她抽泣着告诉我,她已经认识到自己以投毒方式对待丈夫,不仅是做了一件傻事,更是一件违法的事,为此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我的耐心劝导与丈夫王某的真情感召下,张某当庭撤回起诉,同意夫妻和好。

最后,张某与王某异口同声地说,今后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

看着两人牵手离开法庭的背影,我感慨万端,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看到王某如此善待犯错的妻子,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毕竟,人间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