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起剑拔弩张的矛盾经他调解原被告握手言和,一双双无助的目光在他裁判后露出真诚的笑脸,一封封饱含真情的感谢信对他赞扬有加……

十九年来,他共主审了近3000件案件,无重审改判,无超审限,无上诉上访缠诉,80%以上的案件都是以调解撤诉结案。

他,法理娴熟,运用自如,每办理一件案子,均能耐心辨法析理,使当事人胜败皆心服;

他,情理交融,大局在胸,善于用心调解,真情化解当事人心中的千千结,倾心弹奏出曲曲社会和谐协奏曲。

他,王茂峰,1990年参加工作,时任新沂市人民法院瓦窑法庭庭长。先后被评为徐州市文明法官优秀人民法庭庭长、江苏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优秀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等。

处处发光的足迹,串串闪光的花环,他秘诀在哪里?

把握诉求 给老人一份精神上的呵护

准确了解诉讼各方的需求,把握矛盾的焦点所在,协调好当事人的利益关系,方可赢得双方皆大欢喜。如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老太太退休后的收入比子女还多,但是仍起诉要求子女赡养,老太太的子女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感到很委屈。王茂峰通过了解得知,老太太的老伴在半年前的一次车祸中去世了,子女们在料理完老父的丧事后,就各自忙自己的工作了,平时很少有时间照顾老人,老太太一个人生活感到很孤单,老人起诉要解决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精神赡养问题。了解实情后,王茂峰即找到老太太的子女,向他们说明情况,指出老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关心,更需要精神上的呵护,教育他们要多关心孝敬老人;同时让老人也理解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子女承担很重的责任。在他的耐心说服下,老人和子女达成谅解,案件圆满调解结束。

寻觅良机  让离婚夫妻再度牵手幸福

善于捕捉调解信息,掌握调解时机是做好调解工作的重要环节。如离婚案件,多年的夫妻从走向婚姻殿堂到走进法庭大门,双方必定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心理矛盾过程。王茂峰认为如果在双方的气头上进行调解,必定是事倍功半,此时宜冷处理,叫双方回去考虑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身边的人必定会做一些和解工作,同时也帮助双方解开一些疙瘩和消除一些误会,有的当事人会主动来撤诉。没有完全想通的当事人也会有不同程度地动摇,这时可乘热打铁,加大调解力度,离婚夫妻和好、再度幸福牵手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

灵活调解 用真情抚平颗颗伤痛的心

根据个案的不同特点和背景,有的放矢地综合使用多种调解方法。如审理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原、被告双方对案件事实和医疗费等其他赔偿费用均无异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是否赔偿精神抚慰金和诉讼费的承担上。调解中,王茂峰分别做原、被告工作,引导双方当事人从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使原告考虑到被告已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其实际履行能力,被告理解了死者的去世对其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以及感情至深的配偶都是惨痛的打击,促成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对各项赔偿达成了一致,使一起争议较大的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努力深造 业务精深谱写时代强音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审判工作的需要,王茂峰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潜心钻研业务,练就了高超的驾驭庭审的能力。他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并把法制理念贯彻到审判工作中去。2004年,他审理的一起无效婚姻纠纷案件报道后,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采编,节目播出后,反映较好。他身先士卒,带头撰写调研文章及司法宣传稿件,近年来有多篇调研、宣传稿件被《人民法院报》、《江苏法制报》、《中国法院网》等新闻媒体采用,大大地促进了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