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京讯:受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南京雨花法院今年商事案件收案数大幅上升, 16月已收案1302,与去年同期的789件相比,增幅近65%。该院经调研后发现,商事案件较以往更明显地表现出送达难、保全难、调解难等特点,主要原因是涉案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外部商事交易减少以及资金链断裂。在此种情形下,被告企业大多采取躲避、拒不理睬等方式消极应诉,甚至出现个别企业主弃企逃债的情况。针对上述新情况,该院认真贯彻执行区委以及上级法院关于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的新精神、新要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慎用财产保全。对申请人的保全申请进行严格审查,如果被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良好,尽量动员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在申请人坚持诉讼保全的情况下,则要求申请人提供实质性财产担保,相应提高保全申请门槛;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等采取灵活保全措施,如仅限制转让、变卖、抵押,但允许被申请人继续进行生产;在有可替代财产可供查封的情况下,对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尽量不采取保全措施,如果必须保全的,则及时组织双方调解,尽早促成纠纷解决。

二是慎重审理非法集资类民商事案件。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非法集资呈现新一轮高发态势,表现手段更加隐蔽,多以民间借贷、企业间借贷等“合法”形式出现,案件标的普遍较大。该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一方面严格甄别各类非法集资行为,严格举证责任分配和证据的审查认定,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发现存在非法集资犯罪嫌疑的,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及时移送处理,另一方面依法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通过案件审理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行为的有序进行,对明显偏高的融资利率主动引导当事人申请调整,大力支持金融创新。

三是制定处理商事突发事件预案。企业主弃企逃债事件极易引发涉众案件,如企业与职工的劳资纠纷、企业与一般债权人的债务纠纷等。处理此类案件,一要依靠区委的协调指挥,向案涉群众宣传释明法律精神,使其消除对司法程序的不合理期望;二要公开法院办案程序,法律文书及时张贴上墙,接受涉案群众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以减少抵触对立情绪;三要公正高效地审理案件,及时做好企业资产清点等诉讼保全工作,最大程度的保护员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