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法院召开珠江路企业座谈会
作者: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09-07-17 浏览次数:601
本网南京讯:近日,南京玄武法院邀请位于珠江路的几家中小型企业到法院座谈,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特别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采取司法应对措施,提高司法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座谈会由李传松副院长主持,市法院民二庭陈晨庭长一行以及玄武法院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部分法官参加了座谈。
会上,玄武法院民二庭吴小晗庭长对今年以来民二庭审理的部分涉及珠江路企业的案件做了通报。针对珠江路企业败诉率较高的问题,吴庭长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企业交货凭证的缺失,比如:以快递方式交货,会发生货物、品种、数量约定不明的情况,从而造成企业与买家之间、企业与快递公司之间的纠纷;指定上家交货时,由于企业与上家结算手续不全,导致交货手续不完整;有长期贸易习惯的,出于信任而未及时对账,从而出现卖方供货凭证欠缺等等。关于下一步工作,吴庭长提出:1、调整工作理念,平衡保护当事人利益。2、规范司法保全措施,在诉讼保全过程中做好告知和调和工作,重视保全以后的调解工作,缓解矛盾,和平解决纠纷。
各家企业的代表纷纷踊跃发言,介绍了各自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企业遇到的问题作了分析,对玄武法院的工作作了很高的评价。华海公司代表说,虽然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该公司目前正处于扩张阶段,企业发展很快,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群立公司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将地处外地的分公司的债务转让给法务力量较强的总公司处理,使多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该公司对玄武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玄武法院法官处理案件态度认真,还对企业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达内IT培训学校代表发言谈到,金融危机的到来,对该校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另外,一些企业白领也深恐企业裁员,因此纷纷来学校充电,学校生源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原本计划前来培训的人员迫于经济压力无法实现培训计划。
多数企业反映在金融危机到来以后还是遇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
1、用工问题。
珠江路企业多数为高科技企业,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嘉旅公司提出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的问题,新华海公司的代表也提出了如何避免企业员工在离职以后提起劳动争议的问题。民三庭赵虎法官对此做了详尽的回答。他建议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完善企业用工制度:1、用工合同的签订。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劳动合同的条款,尤其是要明确工资的类别、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上班考勤一定要做到定期汇总,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关于商业秘密的问题,亦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企业可以约定竞业禁止的条款,在员工离职后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禁止从事同行业工作,但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2、在合同履行阶段,日常管理要严格,规章制度要细化。规章制度一定要通过职代会等合法有效的程序来制定并通过,并要通过明确的形式告知员工。3、合同的解除和终止。这一程序必须手续合法,如有必要必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对“无纠纷”的约定一定要细化,并由离职员工签字确认。
2、企业资金链的问题。
嘉旅公司提出,作为一家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公司,寻找资金来源非常重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链已断,虽近期信贷政策有所放宽,但主要针对的还是房地产等市场,加上IT行业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而银行接受担保的方式仍比较传统,多限于实物担保,因此寻找资金来源实属不易。宏图三胞的代表认为,企业的流动资金对企业的资金链的运作非常重要,一旦企业账户被冻结,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又引发新的纠纷。比如企业与供应商的货款结算如无法正常维系,那就会造成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如果基本账户被冻结,企业无法按期发放员工工资,就会引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争议,甚至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希望法院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慎用诉讼保全。
3、合同形式的问题。
珠江路企业多数属于IT行业,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交易的快捷性,虽然交易的快捷能带来资金的高效运作,但同样也会滋生交易安全问题。宏图三胞的代表对以传真形式订立的合同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甚为担忧。民二庭吴庭长也谈到在以往审理过的案件中不乏类似的情况,她认为,企业可以与合作商先订立框架协议,其中约定协议期内的交易形式,将传真、网络订单等新型的交易方式以书面的形式约定下来。在以后的交易中,先以传真的方式将订单确定下来,同时以快递等方式将订单原件寄给对方,或要求对方将原件寄过来,这样一方面满足了交易快捷的行业要求,同时也可更好的保障交易安全。
另外,各家企业的代表还咨询了一些具体的法律问题,比如各地法院对举证期限的不同做法、情势变更的适用问题。同时建议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多做调解工作,把双方的损失降到最小;深入企业就如何控制法律风险的等问题进行培训,帮助企业从源头上规避经营风险,减少诉讼。
市法院民二庭陈庭长听取了各家企业代表的发言后,介绍了市法院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主要做法。她谈到,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各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市法院自去年10月以来,陆续出台了14个规范性文件,既有宏观方面的指导性意见,也有微观方面的规定,用以指导全市两级法院如何保障企业平稳发展。陈庭长介绍了下一阶段法院的工作思路:1、通过不同层次的走访、座谈,搜集信息,以案例的形式汇编成册,供企业和有关方面参考;2、深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3、通过审理具体案件,进行深入思考,解决一些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
最后李院长对会议做了总结,他认为本次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各企业代表的发言对法院做好今后一阶段的工作很有启发,虽然各企业对经济形势的好转有坚定的信心,但从国际范围看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从国内形势看,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族问题交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好坏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归根到底,关键还是保企业。因此下一步法院将围绕企业开展以下工作:1、继续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继续做好联系企业工作,扩大联系范围、拓展联系深度、增加联系次数、丰富联系方式,逐步建立法院联系企业工作机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3、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在审理案件中,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帮助企业预防、减少法律风险。4、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的各类案件,慎用诉讼保全、强制措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