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盱眙法院在审判实践中注重调解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好的调解经验,积极运用五项调解机制,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今年上半年,该院民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6%,所有结案无一件上诉和信访。

一是庭前预约调解机制。在送达有关诉讼文书时,该院附送一份预约调解通知书。通知书上,留有承办法官电话、姓名等,让当事人选择是否调解、何时调解,初步确定调解方案。

二是实行案例借鉴机制。该院法官平时在办案中就注意收集各类案例,定期将本院典型案例汇编整理,在遇到类似案件时讲给当事人听,拿给当事人看,晓明利弊,使当事人对案件结果有个直观的感觉,对当事人有很大的触动作用,大大降低调解阻力,取得更佳的效果。

三是引入制约调解机制。对分期履行或约期履行的案件,该院根据债权人的要求,在调解协议上增加一项制约性的负担条款,促使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

四是尝试调解担保机制。针对债务人的履行能力问题,该院根据债务人主动申请,由其邀请亲朋好友为调解协议中确定的债务提供担保,并在调解协议中明确该担保人的责任及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五是规范调解提醒机制。为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对已调解结案但需约期履行的案件,该院均建立了台帐制度,由负责该案审理的承办人在该调解协议履行期限即将到来前,通过电话或书信向债务人进行友情提醒,督促其履行义务,避免因债务人的疏忽或忘记而导致进入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