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去年12月以来,锡山法院紧扣“思想、责任、措施、救助”四大关键词,精心部署、全面推进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截至今年5月份,上报全国集中清理积案活动领导小组的55件案件和上报省集中清理积案活动领导小组的165件案件实现“双百”执结。在清积成果的推动下,执行工作绩效稳步提升。上半年,人均结案136件,继续保持全市之首,案件执结率位居全市第一,执结30余件矛盾激化案件,执行工作呈现“老难案件基本执结、执行信访大幅减少、长效机制稳步建立、新老案件动态平衡”的良性格局。

一、“四关键”环环相扣,夯实清积工作基础

紧扣思想发动关键,激发清积工作动力。一把手院长亲自传达中央、最高院领导讲话精神,分管院长亲自组织全体执行人员学习贯彻,厘清形势,找准定位,提升站位。一是着眼清理积案工作本身,将其定性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明确要求全体干警要从政治的高度、法治的高度、人民群众需求的高度认识清积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好活动,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务求实效;二是着眼清理积案活动的辐射效应,要求执行工作人员充分把握活动契机,借势聚力,借力发力,以点带面,力争使多年累积下来的矛盾激化案件、执行信访案件“双减少”。

紧扣责任落实关键,凝聚清积工作合力。成立以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法院一把手院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领导“占位高、视野宽”的优势,自上而下支持协调,自下而上汇报报备,形成既各司其职又互通有无的纵横联动执行网络。对于矛盾激化案件,由一把手院长和分管院长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制定执行方案和实施步骤,做到“案、人、时”三精确,必要时还通过向政法委书记汇报案件,争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的支持;对于本次清理积案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涉村涉府案件,充分发挥领导沟通的优势,由一把手院长亲自出马,通过与东港、锡北、羊尖、安镇四镇书记、镇长的“高层对话”,推动清理措施落实到位,34件涉村涉府案件一举协调解决;对于矛盾可能激化案件、可能引起上访的案件和已经列入信访的案件,通过执行局局长接访制度和分管院长统一掌控机制,确保信访接待“同一声音对外”,信访处置“同一方案对外”,将大量可能信访或正在信访的案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紧扣措施创新关键,激发清积工作活力。一是主动梳理,及时上报。年初,执行局和四个法庭就开始着手梳理2007年之前中止、程序终结的案件,主动清理出2208件未彻底执行的案件。及时将清理出的涉及弱势群体、民工工资、损害赔偿、信访上访、有财产可供执行、特殊主体六类案件165件上报省集中清理活动领导小组;上报全国集中清理活动领导小组55件,被督办6件。二是定时汇报,实时跟进。以“五定一包” 责任制(定承办人员、定督办领导、定执行措施、定执行期限、定目标责任、重点案件领导包案)确保所有案件定人定责,通过每日汇报制和每周通报制掌握案件清理的实时动态,同时结合中院的周通报制度掌握全市执行动态,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取长补短。三是加班加点,确保进度。从22日起,实行“工作时间无限延长”和“清积案无假日”制度,执行人员平均每天加班2小时以上,以此克服案多人少矛盾,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推进。

紧扣救助措施关键,增加清积工作助力。在集中清理活动中,虽经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和执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部分案件的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案件无法执行到位。而此类案件中许多申请人为特困人群,既包括薪金长期追讨无着的农民工,又包括无钱医治伤病的交通事故致残被害人,若不及时清结此类案件,势必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此,锡山法院以专题报告形式,及时向区委政法委书记汇报,积极寻求党委、政府支持,最终由区政府拨付58万元专项救助资金专门用于救助执行积案中的特困申请人,从而攻克了38件重点积案,为90名特困申请人解决燃眉之急。

二、“四成果”层层递进,推动执行格局重塑

集中攻坚,老难案件基本执结。登记证案件一直是执行工作的“软肋”,此类案件由于历史原因始终未能彻底清理,其分散在各承办人手中的现状也给统一规范管理带来了难度。锡山法院利用这次清积工作机会,将所有登记证案件造册清理并指定两名承办人集中办理。目前已经执结案件占总比的67%,另有21%的案件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院下发的《通知》要求程序性终结。这不仅标志着此类老难案件的执行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标志着结案方式的规范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取信于民,信访案件大幅减少。民意是检验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把尺。在此次清理积案活动中,锡山法院把涉及信访的执行积案列为重点攻坚对象,一方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力争实现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另一方面也特别照顾老信访户的情绪,以恰当的执行方法确保案件执行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截至目前,圆满执结2000年之前的老信访案件7件,2007年底前老信访案件20余件,有效减少70%以上的信访案件,远远超过中央政法委、最高院确定的30%清理目标。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信访案件的数量也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固化成果,执行长效机制稳步建立。借助清积工作的机制优势,健全推进由区委政法委主导,区纪委、区检察院等32部门共同参加的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及时调处重大疑难执行案件,切实解决执行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采取公开举报、悬赏执行等方式,从经济上为司法协助员网络的运行打好基础。以安镇法庭为试点,与法庭辖区内各派出所及交警部门联合签署《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公安机关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有效解决“找人难”和“找财产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目前,依靠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借力政法机关有效推动、发挥工作主动性强势推进的执行常态机制正在稳步完善、健全当中。

统筹兼顾,新老案件实现动态平衡。金融危机背景之下,被执行人偿债能力的下降使新收案件的执行难度大幅增加。面对新老案件的双重执行压力,锡山法院秉持新老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呈现出“老案早清理、新案不堆积”的良好局面,彻底走出“清理?执行?再清理?再执行”的怪圈。上半年,执行案件的月执结率在全市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同时,锡山法院还将执行工作作为发现、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及时化解多起可能引起上访的矛盾激化案件。特别是上半年解决一起可能引起司法赔偿的案件,对实现司法公正和确保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