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扬州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陵法院坚持“主动、经常、深入”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优化司法环境,取得了实效。

监督职责制度化

今年326日,广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雨萍在听取了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专题汇报之后说:“法院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强,自觉将工作置于全区大局之下,做到公开、透明、阳光,要继续保持下去。”

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只是广陵法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法院不断完善与代表的联络机制,制定了“七个主动”联络机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指导工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主动走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就法院工作进行专题汇报,主动听取代表建议,主动反馈,认真落实建议和提案,重大事项及时主动报告。为更好地落实联络机制,法院每个月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一次庭审,每两个月组织人大代表评议一次法院工作,每季度向人大代表发放一本《法院工作要览》,让人大代表全面了解法院队伍建设情况、审判执行工作进展和两庭建设状况,从而把接受人大监督纳入全院各部门的整体工作中。

审执监督即时化

扬州广陵法院始终将接受人大监督作为落实司法为民、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参与执行,让审执监督即时化。

日前,广陵法院对扬州荷花池小区三起违法建设进行强制拆除,拆除行动正是在人大代表的见证下进行的。荷花池小区是扬州市的老小区,个别居民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搭建违章建筑。法院立案后,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说服教育,并向居民宣传《城市规划法》,呼吁大家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在近两个月的说服教育无效后,法院在人大代表的见证下对违法建设予以强制拆除。一周后,市人大代表、荷花池小区居委会主任伏正予给法院打来电话说:“我们小区里的违法建设大多数已由居民自觉拆除,法院审理一案,教育了一片,执行效果好。”

在人大的直接监督下,法院建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与工会、妇联、消费者协会、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环保部门等组织,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合理调配审判力量,将优质资源向审判一线倾斜,以审判管理为中心,实行讼务与事务分开,强化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性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案多人少的矛盾,业务能力建设和审执质效双提高。

监督内容广泛化

广陵法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上进一步拓展监督形式,丰富监督内容。法院先后制定出多种措施,选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人民陪审员,邀请人大代表担任法院的廉政监督员,利用开展“分区包干、挂钩服务”活动的机会,走进乡镇、街道,组织法官与各级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法院还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建立起一座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在社会上广设“千里眼”、“顺风耳”,公布具有24小时自动接听功能的电话和电子邮箱,便于人大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表达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评价,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法院邀请人大代表监督评议的内容,不仅涉及审判执行工作,还涉及到法官的司法礼仪、纪律作风等各方面,让监督更广泛全面,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也为法院及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抓好队伍管理提供依据,将一个更真实的法院呈现在了社会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