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盱眙法院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中,始终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完善各项便民、利民、亲民举措,不就案办案,结合实际,深化完善“床头立案”、“村头立案”、“船头立案”的基础上,又创新实施了“午间立案”、“ 半小时立案”、“电话立案”等立案举措方便群众诉讼,深受人民群众好评。

午间立案

此前盱眙法院一直按照相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内接待当事人进行立案审查工作。但有部分当事人反映因自身工作原因,无法在工作时间来院立案。对于这种情况,院领导十分重视,要求立案庭制定相应措施以解决当事人提出的实际困难。立案庭经讨论后决定在推广“双休日立案”的基础上新增“午间立案”措施,作为立案工作的延伸。新措施规定,每天中午由立案庭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接待当事人,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事人即时办理立案手续,不得以未到上班时间为由推托。到618,今年已在午间审查受理了124件案件,接待当事人近300余人次。

半小时立案

为提高立案效率,节约当事人时间,立案庭又推出了“半小时立案”制度,要求大部分案件在半小时内完成立案审查及卷宗材料输入工作。首先,规范立案审查人员的诉前辅导程序,不仅要求法官指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而且要求法官注意提升辅导技巧。能够简要说明情况的,要求控制在半小时内一次向当事人说明;对于案件情况复杂需慎重考虑的,与当事人预约时间专门接待;对完全不了解法律常识的当事人,告知其先向便民咨询窗口咨询,以便其对相关法律有初步了解。其次,转变工作方法,组织专门人员在立案同时进行微机输入,减少因输入案卷材料对办理立案手续的延误。。

电话立案

对于打官司不懂立案程序、眼看要过诉讼时效却无法立即赶到法院起诉立案、行动不便不能到法院起诉的当事人,盱眙法院实施电话立案制度给他们提供了方便。电话立案对有困难的百姓可以在法院的协助下实施立案行为。根据该院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邓家铭介绍,电话立案不能简单理解为打个电话就能立案,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老人、残疾人、患病的人或因其他原因行动不便,不能到法院诉讼立案的人,可以拨打法院立案庭电话,负责立案工作的法官接到电话后,将登门到其家中为其立案;二是当事人如仅在节假日有时间,可以提前通过电话与法院预约,届时法官会在节假日到法院为其立案;三是如果当事人确有正当理由无法赶到法院立案,且不立即立案将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这时当事人就可以打电话与法院联系,法官记录在案后,如当事人能够在24小时内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则视为其不过诉讼时效。另外法官还通过电话为要打官司的当事人提供立案方面咨询,不让当事人因为不懂法律规定而多跑冤枉路,在免去当事人奔波之苦的同时提高办案效率。自年初措施实行以来,该院立案庭已接受54名当事人的“电话立案”。

盱眙法院在办理立案的同时,还向原告发放《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权利义务告之书》、《监督评议卡》、最高院的《五个严禁》以及告之从网上查询此案的密码和举报电话,实现审判、信访信息对外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