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中,法官是其间的一个类别。芸芸众生中,法官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人民的安定离不了他们的护卫。经济的繁荣,邻里的和睦,纠纷的化解离不开他们的周旋。新时代赋予了法官更崇高的使命,也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的今天,法官自身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人民要求法官应当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眼光、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民法官优秀的政治品质,来源于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于始终明确为人民掌权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于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形势,创造性地把党对审判工作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审判实践的每一个环节。

法官肩负护法的使命,是法的化身。他唯一信守的应该是稳定法典。可以说,法律就是法官的目的。法官坚守法律,就是要坚守客观性、普遍性、超越性、中立性和稳定性。法官是法律帝国的主人,无论所面对的地位多么尊贵,还是多么微不足道,对法官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无论何时,法官都理应获得所有人的敬仰,即使是败诉方也要让他心怀敬仰。而不是因为裁判符合了某些人的利益就获得了这些人的拥护,其他人所表现的是敌对和愤怒。法官要塑造崇高威严的形象,以适应审判之需要。把法官置于争议双方之上,即使是同样代表国家利益的公诉人,也不能与法官平起平坐。让法官身披法袍居中端坐,正是为了保持法庭气氛的庄严肃穆,并将神圣的审判过程充分展现出来,这一切都是直接构建司法神圣的基础。

法官是法的化身,法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法官应自律,应保持自身的清白,只有廉洁的法官才能成为民众心中可以信赖的裁判者。司法仪式的设计为树立和提升司法神圣作了必要铺垫,但法官的威严同时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建立起来。法官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选择了法官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很难想象,一个法官身着制服经常出没于酒楼饭店、桑拿房、KTV包间,人们还会对法官产生尊重,还会对法律敬仰?作为法律的守护者,法官必须适当地远离繁华,要淡泊名利,要耐得住寂寞。法官也是人,不是神。人的一生中总要面对许多选择,这其中,有虚无飘渺的名,有金光闪闪的利。面对诱惑,要作到心静如水,淡然处之,不图名、不图利,挺起腰杆当法官,堂堂正正办铁案,两袖清风化纠纷。

要耐住寂寞,守住淡泊,不等于要放弃奋发向上的决心,而是要克制人的永不满足的贪心;不是要放弃提高素质的进取,而是要克制投机取巧的钻营;不是要放弃挥汗如雨的努力,而是要克制琐碎无耻的攀比,这要靠一种敬业奉公的决心和旷日持久的恒心。作为一名法官,应该不仅是法学方面的专家、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知识。这就需要努力的学习,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紧跟时代步伐。

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具备通过庭审明察秋毫,去伪存真的能力,具备通过裁判释律阐理,止纷定争的能力。作为一名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敏捷的判断能力、透彻的分析能力、理性的决断能力、令人信服的说服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对法的价值、法的精神、法的原理、法的内涵有深刻理解;需要将法律条文与法学原理、时代精神科学的结合起来,需要精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开好每一个庭,写好每一份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