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真是没想到,你们会跑那么远的路把钱送到我家,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真辛苦你们了!”今年66岁的孟大爷拿着淮阴法院执行法官亲自送上门的案件款,感动不已,称法官是真正把司法为民做到了“家”。

孟大爷一家住在淮阴区偏北的某乡镇,由于家境贫寒,儿子孟某进城打工养家。20073月,孟某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经鉴定属六级伤残。孟大爷家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把希望全寄托在法院对赔偿款的执行上。由于被执行人行踪不定,该院执行法官经过长时间搜查,终于找到其公司所在地,通过耐心的沟通工作,让执行双方达成和解。目前,被执行人已按和解协议履行了部分案件款。按照规定,须由申请人亲自领取兑现款,考虑到申请人两老一残,而且住的又比较远,执行法官决定将兑现款送去他们手里,于是就出现了开头一幕。

今年来,淮阴法院执行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执行环节上,采取优先快执、专人负责、送款(物)上门、回访落实等多项措施增强维权效果,全力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尤其针对案件申请人有实际困难的且身体有病行走不便的特点,规定,凡是案件执行到的大米、食油、生活费、医药费,执行法官要及时上门亲自送到申请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