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围绕“平安楚州”、“法治楚州”建设大局,淮安楚州区法院以网络、考核、宣传和司法建议为抓手,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综治工作取得了优异业绩。该院近年来连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综治工作先进集体,车桥法庭还被评为省级“平安与法治建设”先进集体。

以网络为抓手打实基础。该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构建上至院领导下至一线干警的综治工作网络。不断强化法官的责任意识,坚持不懈地组织干警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干警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干警准确把握地方发展态势,为综合治理夯实思想动力基础。 

以考核为抓手强化管理。该院党组每年均将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部门和法官业绩考核内容,实行季度一小考,年终一大考,使综合治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先奖惩的一项硬指标。从诉前引导、立案、庭前调解、开庭、法律文书撰写和判后释法等环节制定标准,增进当事人对裁判和司法工作的理解与认同。同时,该院还调配力量加强申诉信访工作,实行重点案件院领导一包到底,着力消除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从而促进审判工作向"案结事了促和谐"的良性态势发展。

以宣传为抓手增进实效。日常有针对性开展专题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深挖案件审判的法制宣传效应,精心选择富有警示性和教育意义的案件,大力实施庭审进社区、庭审进乡镇、庭审进学校、庭审进企业“庭审四进工程”,用直观的形式促进群众识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三个基层人民法庭还充分结合乡土特色资源,着力做好巡回审判和送法上门,法官不拘一格地深入到农户地头进行调解说法,推动综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以建议为抓手提升档次。该院积极践行"以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指针,积极能动地对本地区出现的新案、个案与类案进行分析总结和调研,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如该院提出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健全医疗物资采购监督机制的司法建议分别被银行业监督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采纳,增强了综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