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镇江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镇江新区的一些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资金链断裂,部分企业面临倒闭,拖欠工程款、劳动争议等案件急剧上升。对此,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能意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任务,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司法应对措施,攻坚克难,通过审判、执行以及服务延伸工作,服务企业“零距离”,做到有求必应,为企业发展作足文章。

430,该院院党组率领中层干部深入联成化学、江南化工等新区重点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法律咨询,解决涉法问题,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院推出了服务企业发展,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多项举措。专门成立了金融危机应对小组,研究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法律适用与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相协调。建立法官分片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天候的法律保障。开辟诉讼绿色通道。涉及辖区企业提起诉讼的案件,立即受理,允许事后补足证据,并善用强制措施,积极做好财产和证据保全,尽力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建立预约上门立案制度,辖区企业提出需求后,按时上门立案。缩短办案周期,加大调解力度,注重执行方法和技巧,提高执行效果,维持辖区企业“造血”功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此外,该院还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办“抵御金融风暴、法律与你同行”为主题的“经济与法”论坛,帮助企业度危机。

据悉,自金融危机以来,该院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借款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涉企案件400余件,为30余家大中型企业赢得周转资金上亿元,深入企业走访计200余人次,提出司法建议百余条,使16家面临破产的企业重新获得生机。其中,迅速查封、快速调解,仅用3天时间就为镇江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追回货款500余万元。多方斡旋,巧妙解决涉及福仕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多个案件,为其盘活资金,梳理债权,通过诉讼清收债权200多万,使已停产多时的企业终于重新运转。

该院一心为企业着想、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的做法赢得了辖区企业的高度赞扬。江南化工的企业老总拉着高国华院长的手说:“有了法院的指导,我们应对危机的信心更足了。”也得到市、区两级重要领导的高度肯定。镇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政法委书记陈发祥对《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快速调解为企业赢得周转资金》简报给予批示:“定位准确、调解得当、成效明显。服务企业发展就要这样一件事、两件事地切实做好。”镇江市副市长、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对此又作出重要批示:“陈书记批示很好,这件事值得在新区内部各部门和条线部门通报表扬。供大家学习和思考。请政法委牵头落实。”镇江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冯士超也作出了重要批示:“新区法院自成立以来,在为企业服务上,一直表现出色,成效显著。在为福仕特公司解难过程中,体现了新区法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近期一系列会议精神,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与企业共度时艰!应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