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法院编织便民网络打造民生法庭
作者:胡哲 发布时间:2009-06-09 浏览次数:537
本网常州讯:在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金坛法院朱林法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从农村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编织“便民网络”,倾力打造“民生法庭”。
开通立案,方便群众诉讼。考虑到农村当事人为了诉讼,在城乡间多次往返的不便,朱林法庭与金坛法院立案庭联网,开通立案,受理各类案件,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群众实行电话预约,上门立案,并且指派专人每周进行总结落实,把这一方便弱势群体的立案制度从纸上、墙上落实到行动上。另外,针对群众白天下地干活或外出打工这一实际情况,该庭严格执行晚上值班制度并承诺工作日中午安排接待,方便群众咨询、立案。
接待来访,解除群众困惑。针对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诉讼能力弱,遇到法律事务不知如何处理这一客观情况,朱林法庭在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仍每天(包括工作日中午)安排人员认真、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接受咨询,答疑解惑,指导群众如何理性、有效解决纠纷。便民的举措,亲民的作风无疑拉近了法院和群众的距离,帮了群众的大忙。
强化调解,减轻群众诉累。农村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邻里纠纷、赡养纠纷等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旦引起诉讼,矛盾容易激化,而为争一口“气”,有些群众不惜一审、二审,反复再审,然后再反复上访,这不仅耗费了当事人大量的精力和钱财,也荒废了生产,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有效化解矛盾,朱林法庭注重调解,不断调整调解思路,创新调解方法,聘请一些在当地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和村民担任专兼职调解员,通过“官民”双重渠道,采用老百姓易接受的方式化解纠纷,减少了大量诉讼的发生。
巡回审判,减少群众奔波。为减少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百姓开庭奔波之苦,朱林法庭加大巡回审理力度,增设巡回审理点,以各镇的村委会作为巡回审判的流动点,定期开庭审理案件;对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上巡回审理点仍不方便的山区农民起诉的案件,实现不定期进山巡回审理;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病人等特殊群体提起的诉讼案件,把庭审开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甚至开到病床前头,大大减轻了基层群众诉讼奔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