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连云区法院构建未成年人维权网络
作者:张宝玲 心简 发布时间:2009-06-02 浏览次数:431
如今,“心理矫正”、“健康快车”也成了该院寓教于审的重要环节和发挥合力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未成年被告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该院精心组织法庭教育内容,利用“横向对比、纵向回忆”等方法,对未成年被告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进行剖析,阐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促使失足未成年人回心转意。未成年被告人蒋某自幼是个听话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不满父亲的过分关心,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父子关系陷入僵局。后由于交友不慎,走上犯罪道路,短短两个月,盗窃数额达2万余元。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与蒋某及其父亲交流,对蒋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蒋父探讨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逐渐缓和了父子关系。如今蒋某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父子俩现在经常促膝长谈。
连云区法院还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主动与行政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社区联系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的协调、有序发展。该院成立的“青少年维权中心”、“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维权电子信箱”,已为上百名未成年人及父母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基地”已吸纳辖区内的所有中小学为成员。是全省首家将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范畴的法制学校。到目前为止,该院对56名失足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其中12名未成年人在法官的帮助下继续就学、4名未成年人考入大学,51名实现就业,迈出了自食其力的人生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