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法院完善三项机制有效提升审判质效
作者:吴中平 庄莉琴 发布时间:2009-05-25 浏览次数:432
本网无锡讯:江阴法院华士法庭克服案多人少矛盾,通过优化审判资源,强化审判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审判质效指标。
一是完善法庭审判管理机制。针对2008年度华士法庭主要质效指标相对落后的局面,干警在年终总结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查摆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推行“法官+法官助手+书记员”办案模式,合理调配审判资源,优化审判结构,发掘审判潜能。强化庭长管理职责,锁定审判质效指标中上诉率与被发改率、调撤率、平均审理天数、18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四项案件数等关键指标,每周分析研判态势,实现动态跟踪督办,尽最大努力缩短审限。
二是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将法庭的审判优势与人民调解员的基层调解优势有机结合,拓展纠纷解决空间,有效减少大量纠纷以案件形式进入法庭。根据案件区域性不同,邀请当事人所在村、社区或单位的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的调解工作,通过委托调解、邀请调解与诉讼调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诉调对接,提高婚姻家庭类案件、小额债务案件及简易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调撤率,使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
三是探索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和执行工作机制。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缓解审判一线压力,华士法庭将辖区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且具有丰富工作与社会经验的人民陪审员选任至法庭,作为专职陪审员,从事诉讼调解和协助执行等工作,并参与协助多起执行案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