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今年来,盐城亭湖法院深入贯彻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上级法院有关“三保一促”的要求,切实提升司法保障水平,创新创优开展司法工作,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有效保障了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一步提高三服务水平,为保增长助力

一要服务企业,保障增长。通过实地走访,掌握辖区企业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增强服务企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慎重处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债务纠纷,全力保证有生命力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要服务项目,保障增长。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司法保障力度,在手续完备情况下,做到即诉即立,接到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申请的,依法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执行,确保重点项目,早投产、快达效。

三要服务基层,保障增长。以“服务基层”活动、“牵手致富”工程为平台,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结对帮扶作用,帮助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树立信心、转变观念,促进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自主创业,打造好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工程。

进一步增强为民司法能力,为保民生护航

一要促进依法行政,保障民生。认真做好涉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的土地征收、城市规划、房屋拆迁等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工作,防止借征地、拆迁行为损害群众及企业合法权益的情形发生,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司法途径纠正行政权行使侵害民生的违法和不合理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生权益。

    二要强化司法救助,保障民生。严格落实诉讼费用缓、减、免政策,适当放宽审批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加强诉讼指导和风险释明,帮助其有效避免诉讼风险。确保将信访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执行救助等司法救助工作纳入社会保障机制,同时积极提请区委出台建立司法救助工作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司法救助工作向社会化转变。

三要完善便民诉讼,保障民生。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纠纷,设立 “绿色通道”,做到快审查、快立案、快调解、快审结。充分发掘诉讼事务指导服务窗口的功能,继续探索提高司法为民的新途径;积极推进审务进村镇、进社区,扩大司法审判的影响力;主动调查了解避债企业的债权状况,稳定劳动者及债权人的情绪,防止矛盾激化。

进一步提升和谐司法能力,为保稳定“安检”

一要加强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保障稳定。扩大诉前调解实施范围,将部分行政案件纳入诉前调解范围,发挥诉前调解有效化解纠纷的功能;充分认识诉调对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诉调对接机制;在推进清理执行积案过程中,积极研究制定执调对接的指导性意见,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二要加强涉诉信访工作,保障稳定。加大涉诉信访治理力度,做好初信初访、重信重访工作,对涉诉上访的当事人,要完善接待、分流、处理工作机制;坚持院领导接访制度,严格落实重点信访案件“四定一包”制度;综合运用诉讼指导、风险告知、判前释明、判后答疑等方法,增强司法公信力,提高当事人的服判息诉率;通过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息诉息访工作水平,努力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三要加强大要案管理,保障稳定。严格按照我院制定出台的《大要案管理制度》规定,切实做好大要案的跟踪管理,对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尤其是涉及我区重点企业的纠纷或产生的系列诉讼、企业清算破产、集团诉讼、群体诉讼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以及工作中发现的可能影响辖区经济发展的案件。保证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对宏观形势的了解和掌控,维护辖区稳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