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怎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学习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呢?淮安市清河区法院以迁入新审判办公楼为契机,通过四项措施,加强立案窗口建设,使到过该院立案大厅的群众无不感叹:“清河法院真是无处不再为当事人着想啊!”

??改名称,立案服务暖人心。“诉讼服务中心”,这是清河法院为立案大厅新起的名称。“这样的名称,让人感到亲切。”当事人评价说。进入“诉讼服务中心”,明亮的大厅,透明的柜台、热情的服务,让当事人感觉心情轻松,继而能够平等地与法官建立起互动关系。 “名称的改变,表明了清河法院为当事人服务的态度和决心。”该院院长潘昌锋如是说。

??抓细微,便民设施促和谐。改变名称不是目的,更为主要的是拓展了服务群众的功能。“诉讼服务中心”,包括“立案”、“诉前调解”、“司法鉴定”和“信访接待”等多项服务,每个细节都能够体现着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的入口处,设有电子触摸导诉机,当事人可以通过这里了解立案等服务程序;大厅中央分成两块当事人等候区域,区域内设有饮水机,还有当天的报纸和杂志等读物,保证当事人渴有水喝,闲有报看;在一侧墙面上还设有硕大的电子显示屏,不间断地向当事人传递立案的基本常识以及需要的资料等;如果当事人还有问题需要咨询,在“导诉台”值班的法官会耐心地为你作出解答。立案柜台上,还为当事人配备了老花镜、签字笔等物件;洗手间里,不仅设置了残疾人专厕,还为当事人准备了手纸、洗手液等。

??接信访,答疑解惑保民意。为了健全和完善信访接待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除每天有专人做好来信来访的处理接待工作外,该院还坚持每周二院长接待日制度,由院领导轮流到诉讼服务中心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扎实做好“服判息诉”工作。

??抓效率,资源利用最大化。该院对在“诉讼服务中心”岗位上的干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工作要求,坚决杜绝迟到早退和上班时间串岗现象。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同志也能够自加压力,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简化立案、诉讼保全、司法鉴定、立案调解等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更加快捷方便群众诉讼。在对各项工作进行集约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联动作用,切实做到人民法院审判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人民法院为人民服务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