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法院创新措施打造和谐民事审判新模式
作者:涟水县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09-05-18 浏览次数:430
本网淮安讯:近年以来,涟水法院以打造和谐民事审判新模式为目标,以诉调对接、诉讼调解为抓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开拓思路、不断突破旧观念、老做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院民事案件调撤率逐年提升,2006年48.3%,2007年为64.4%,2008年为81.12%,2009年1-4月份为81.28%,民事案件申诉、申请再审率、向上级法院投诉率逐年下降,2009年这两项指标均实现了零的突破。
整合机制多层过滤。该院以设在院内及人民法庭的人民调解室为依托,整合乡镇矛盾调解中心、妇联、工会、假日速裁、人民陪审员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大、一体化、多层次的新解决纠纷机制。具体工作分为四个步骤:联合乡镇矛调人员、妇联、工会等机构先行介入矛盾处理;处理不成的进入假日速裁法庭调解程序;仍然无法化解的进入立案前调解程序;最后诉前调解,此阶段特别注重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作用。
做足做细诉调对接工作。一是3个人民法庭定期召开由各辖区内乡镇矛调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分析近期民事纠纷动态状况,并采取应对措施,今年1-5月份,共召开此类会议6次;二是在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的同时,将裁判文书的副本送达矛调中心,既有利于指导矛调中心的调解工作,也有利于矛调人员协助做好延伸服判息诉工作;三是对败诉方的当事人,采取承办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或矛调人员一同亲自送达的方法,做好败诉方的服判息诉和说服教育工作。
妥善处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可以表述为“一二三四五”:一是坚持和谐审判宗旨;二是让双方当事人胜败皆服;三是追求案件处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四是走好调解、调查、辩论和判决四个程序,程序上不能出现瑕疵;五是坚持“调解五法”,并严格依法审理案件,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