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法院,提起施白芳个个都会对这位资深女法官表示由衷的敬意。她1985年参加法院工作,审理刑事、民商事案件2000多件,无一发回、改判,她在执行庭摸爬滚打了2年多,执结案件200多件,件件都令当事人满意。因此,她成为东海县人大常委会命名的首批十佳法官检察官中唯一的女性。她用真情和耐心化解了当事人心中的坚冰,她在无情的判决书中书写着人性的关爱,她在无私奉献中书写着执着和真诚。

 

她用真情化解当事人心中的坚冰

 

有人说施白芳办案用的是真心、耐心和真情。其实,她处理的每一个案子都倾注着她对法律的独到见解和对当事人的人性关爱。200881日晚,牛山镇农民董如华在饭店门口遭到一伙不明身份小青年的殴打,造成左颧弓骨折和多处软组织损失。由于家中有三个小孩上学,经济比较困难,凶手也未抓获,他只好借债治病。在等待抓捕凶手的过程中,董如华的爱人抑郁而死。董如华为此,不得不中断治疗,至今耳朵里还往外淌水。后来主犯邵某、刘某落网,法院判主谋邵某赔董如华偿医疗费两万多元,并判邵、刘二犯有期徒刑。但被害人董如华因伤情未能治愈,加上妻子病故,家境困难,更加深了对被告人的怨恨。2010年底,另一名被告人骆某落网。施白芳审理此案,按照常规,主犯已经对受害人做出赔偿,从犯可减轻或免除赔偿,但施白芳为了化解受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仇恨,还是决定就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她不厌其烦、三番五次地做受害人和被告人家属双方的思想工作,促使被告人骆某家属拿出近6000元补偿受害人董如华的损失,被告人骆某也当庭向董如华道歉。最终,赢得了董如华的谅解,也化解了董如华心中那块仇恨的坚冰。

 

无情判决饱含人性关爱

 

施白芳在小字辈中是令人尊敬的施姐。她的同事单迎霞说:“施姐对当事人的人性关爱充分体现在她日常工作的每一环节,体现在她耐心地接听当事人的电话,体现在她不厌其烦地解释和不辞辛苦地调解、调查中。透过她所写的判决书和调解书,我们不难发现她那看似无情的判决书中彰显着一种人性的关爱。单迎霞举例说:最近,我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肇事司机是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两伤。死者与被告方已就赔偿问题在庭外达成和解协议,伤者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处理此类案件是头一次,我向施姐请教了处理办法,施姐不仅详细地讲解了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而且,讲解了此类案件的注意事项,她强调说:法律是无情的,判决书也是无情的,但是我们法官要把对当事人的人性关爱渗透到无情的判决中,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暖。譬如,在判决保险公司赔偿伤者损失过程中,即使死者的亲属没有索赔,也要预留赔偿死者亲属的份额,这也体现我们对死者的尊重,体现我们对死者亲属利益的保护。我根据她的提醒和建议,最终妥善地处理了此案,赢得了当事人双方以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单位的一致称赞。”

 

无私奉献书写执着和真诚

 

多年的法院工作,让施白芳养成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习惯。加班加点翻阅卷宗、四处奔波调查核实案情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由于她办事认真、经验丰富,领导常把大要案交给她办,她也总是能把案件办得完完美美、令人信服。2009年初,领导把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一件贪污大案交给施白芳,此案在连云港市影响很大,办案也有相当的难度,但施白芳不仅仔细翻阅了20多本(一尺多高3000多页)卷宗,理清了法律关系,甄别了有罪和无罪证据,写下了4次近4万字的审理报告和20多页近2万字的法律文书,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做出了精准的刑事判决,而且,投入巨大精力追缴被告人的犯罪所得400多万元,扣押股票面值4244615.70元,还10多次与检察院反贪局工作人员一起到新浦、南京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交涉,为了不耽误时间,她经常很早就到银行的服务大厅等候,夏日的中午,银行要等到三点上班,施白芳依然坚持在银行大厅等待,有时一等就是34个小时,就是小青年也要累的哈气连天,但施白芳总是耐心地等待,直到把要做的事情处理完,她才会安心地返回。在她坚忍不拔地努力下,最终通过证券公司和银行把扣押的股票顺利兑换成现金,为国家和受害人挽回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