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宿迁讯:宿城区法院,年初以来始终坚持“以规范促公正,以规范抓审执,以规范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落实,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水平等措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公正司法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宗旨,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建章立制、确保司法行为规范 。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取消6项已经过时,并且和上级文件有抵触的制度规定,合并了7项和上级重复的制度规定,形成了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宿城区法院制度汇编》,组织全院干警学习,牢记相关规章制度,并将“五个严禁”等规定打印,置放在案头,以便在工作中对照执行。

二是强化质效,提高司法为民水平。在案件审理中狠抓质量和效率,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严格把好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在多想、多问、多学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司法理论水平。在抓案件质量同时不忘抓案件审判效率,对审限长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查摆问题并进行了整改,尽力缩短案件送达和法律文书制作时间,现在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比去年减少了5天。         

三是加强结合,完善司法调解机制。一直以来,该院不断在探索和完善庭前、庭中、庭后“三结合”调解及邀请人民调解组织人员参与调解机制,努力提高调解率,钝化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率先构建大调解体系,成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对各乡镇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定其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调解水平,许多纠纷经各乡镇人民调解中的调解,使纠纷得以解决,化解在基层,既减轻了人民法庭的审判负担,也减轻了老百姓诉讼负担,同时避免了矛盾激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对所受理的案件,在开庭前积极分析产生纠纷原因,找准调解结合点,在向双方送达法律文书就开始做调解工作,许多案件经耐心做工作,在庭前就能达成调解协议或撤诉。在庭审中、庭审后克服畏难情绪、急燥情绪,做到思想教育和法律释明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对所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不是一调了之,而是时常督促被告按期履行义务,我们现在调解结案的案件70%以上自动履行,尽力做到案结事了。

四是便民为上,实施假日法庭制度。我们要求两个人民法庭,采取法庭前置办法,实施“移动法庭”、“巡回法庭”制度,假日法庭预约开庭制度,落实司法便民措施。到目前全院已开“移动法庭”6 ,大大方便了群众打官司。为落实司法便民原则,洋河人民法庭在人少案多的情况下,坚持对部分赡养,抚养纠纷案件以及老弱病残当事人无法亲自到庭参加诉讼的,采取巡回法庭方式开庭审理案件,真正方便当事人诉讼。埠子人民法庭是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的假日法庭,该庭对有的当事人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在工作日参加诉讼的,根据其申请,可以在节假日对诉讼案件进行审理。把司法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五是抓好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目前,许多老百姓法律意识不强、法律水平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如何保护,我们采取到街头、村头、家庭、学校进行普法教育等多种宣传形式,讲解法律知识,指导他们如何解决生产生活中遇的问题,提高老百姓法律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纠纷。

六是警钟常鸣,教育法官廉洁办案。在教育上,我们认真贯彻上级法院和纪委关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在全院深入开展为期半年的警示教育。坚持每天向干警发布一条廉言警句,每周向干警推荐一篇廉政文章,每月组织干警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每季度开上一次廉政教育课,每半年组织干警旁听一次职务犯罪庭审,每年一次组织干警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组织干警到烈士凌园祭扫活动和老党员重新宣誓活动,开展“廉洁在我心中”专题演讲会,请专家做报告等,引导教育全体干警把艰苦奋斗等革命传统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自觉站在国家兴衰、民族荣辱、事业成败的高度,恪尽职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树立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