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的是信任危机”。连续受理了多起涉公司诉讼,法官感受到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下,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银行间,由于信任危机导致的企业陷入困境。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法院组织法官走进企业,通过面对面释法、促进互相勾通交流,消除了员工担心拿不到工资、企业间签署的合同无法履行、银行放出的借款无法收回等顾虑,增进了相互的信任,使数十家企业内部和谐、合作伙伴继续合作,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2008年度,北塘区法院共受理各类商事纠纷629件,案件总标的金额4.7亿元,是上一年的近3倍,且案件种类也明显增多,其中,受理涉金融案件302件。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7月份以后,案件包含股东知情权和劳资纠纷,企业之间合同纠纷,以及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款纠纷。

“企业不景气,员工讨要工资更迫切,原来的多年的合作伙伴都不愿意签署合同,银行也不敢放贷了。”今年3月,北塘区法院袁挺院长在组织带领法官走访了辖区内10多家企业时,了解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各类纠纷,而且是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不信任感。他认为,法院不能就案办案,而且要主动走进企业,延伸服务职能,运用法官的特殊身份充当“润滑剂”,消除顾虑,重塑“信任”,让企业走过“寒冬”。

因股权引发股东之间纷争,已经在其它法院历经3次诉讼,股东之间矛盾尖锐,情绪对立严重。北塘区法院受理该案后,法官并没有急于开庭审理,经过对案情的研究,发现存在股东之间相互之间猜疑多于信任,企业濒临破产重整。法官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会同各方律师进行说服劝解。近日,各股东在良好的氛围下自行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了将公司股权全部对外转让的一致意见,并顺利找到买家,股东之间长达一年的诉讼战争尘埃落定。

北塘区法院通过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救活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行业。

某化纤印染公司具有污水集中处理的优势,在印染企业大面积不景气的情况下,该公司的业务不减反增。企业面临的困境是由于原法定代表人经营不善造成和资金紧张造成的。这家企业被银行追讨贷款告上了法庭,法官通过建议银行延长还贷期限和追加贷款。新接收的企业负责人在银行注入新资金的支持下,不到3个月时间,公司已经归还了银行借款500万元。

纺织印染业是无锡的优势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受到个案影响,今年银行加大了对纺织印染业贷款支持。目前,无锡这一行业出现明显转机。

据介绍,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借款逾期不还、流动资金不足货款长期拖欠等问题导致信任危机,从而引发的诉讼占到近60%。北塘法院民二庭以这次“暖企行动”为契机,将这一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依法服务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设置巡回法庭,有针对性地开设法律讲座和咨询,邀请双方涉诉企业参加,畅通双方求助、交流渠道,依托当地调解中心的软、硬件资源,强化诉调对接,最大程度地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