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行政庭加强工伤行政案件类案审判指导
作者:行政庭 发布时间:2009-03-27 浏览次数:644
本网讯:近年来,江苏法院受理一审工伤行政案件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从2004年的220件,猛增到2008年的696件,升幅达216.36%,且案件矛盾尖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妥善化解工伤行政争议成为法院面对的重大司法难题。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劳动者权益的司法保护,强化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司法保障,省法院大力加强了工伤行政案件类案审判指导,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专题司法调研。省法院先后组织省内劳动保障部门官员、知名行政法和劳动法学者及行政审判一线法官50多人,举办了三次专题研讨会。形成了逾7万字的研究报告,对工伤保障覆盖范围、义务主体确认、不认定工伤的把握、工伤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等10大类共47个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形成指导审判实践的科学结论,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工伤保障制度提出了完善职业病的确认方式、确定统一机构行使工伤认定职责等10点具体建议。调研报告在今年3月21日举办的专家论证会上受到最高院行政庭和法学理论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为高质量完成最高院委托的相关司法解释起草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典型案例指导。省法院对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全省法院审理的1300余件工伤行政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和逐案梳理,筛选并编写了37篇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对“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认定、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享受工伤保障的适用条件等工伤行政案件审理中常见的疑难问题,提出明确指导意见,统一全省法院司法尺度。
创新网络研讨机制。在全省法院计算机局域网内开辟论坛讨论版,公布工伤行政案件审理中常见的司法难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研讨会”。“网络研讨会”吸引了数千人次参与,发帖九百多份,形成的研讨意见近10万字,汇聚了集体智慧,开拓了审判思路,形成了全省行政审判条线上下同心协力共解司法难题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加强了对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引导,适时提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素材和审判实例,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人民法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健康舆论环境。仅今年一季度,就有《法制日报》、《新华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在显要位置用较大篇幅对江苏法院工伤行政案件的审理和调研工作发表新闻报道40余篇,其中《江苏工人报》、《江苏法制报》还连续用整版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