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优秀法院、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表彰大会,江阴市人民法院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该院院长弓建明作为江苏省受表彰法院代表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

 

近年来,江阴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2008年以来,该院年均审理案件突破20000件,审判人员年人均结案198件,法院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2010年在江阴市级机关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中获“优胜单位”奖。

 

江阴法院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增长,坚持能动司法,先后开展了“百名法官进百企”和“百名法官服务基层”活动,组织法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法律服务,向9500余家企业发放《防范经营风险10项提示》,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作为江苏较早设立知识产权庭的基层法院,该院积极试点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在抓好审判主业的同时,延伸司法服务,在全市25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确立了“联动保护、网络联系、信息共享、风险预警、互动交流”的联系机制。

 

为了及时有效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该院开通了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五快”绿色通道,三年来,共为3600多名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800余万元。为了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设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和执行“保平安”基金,仅2010年就对71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发放救助款52.5万元。为平等保护涉罪外来未成年人,该院少年庭与检察、公安机关携手,在全市民营企业中择优建立“关爱教育基地”,在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外来未成年人,采取取保候审或判处缓刑的同时,无偿提供生活住所和劳动技能培训。作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工作的一大亮点,该院在市民中心设立青少年维权“爱心港湾”,并依托这一平台开展了巡回审判进校园、法制讲座、发放安全倡议书等“司法为校园安全护航”系列活动。加强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的和谐共建,该院华士法庭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积极开展共建活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该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司法能力不断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涌现出“江苏省优秀人民法庭”滨江法庭和“江苏省杰出人民法官”黄东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该院坚持走“学习强素质,素质兴法院”之路,成立“青年法官论坛”,与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开展“审学研”合作,促进司法审判实务与法学理论研究的互动交流,法官具有硕士学位比例达26%1名法官被最高法院选送到香港城市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坚持文化兴院,以富有特色的法院文化激励法官、宣传法治、引导群众。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法律文化活动周”,积极打造法院文化品牌,为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公正、清廉、文明、唯实”的八字院风得以显现,司法公信度得到提升。江阴法院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英模集体、全省法院能动司法服务“三保”工作先进集体、二次被省高院记集体一等功、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据悉,“全国优秀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中成绩卓著者的崇高荣誉,是全国法院、广大法官和干警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江阴法院是这次江苏省三家获奖基层法院之一,也是无锡两级法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江阴法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