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阜宁法院施庄法庭(辖区人口达23万)长期以来一直强化诉讼调解,注重办案质量,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作为最基层的司法机构的地域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把庄公正司法与便民服务、为民维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当地形成了较高的司法公信力。十一来,办案4000多件,无一件发生涉法信访,该庭先后被授予“省青年文明号”、“全省诉讼调解先进集体”、“全市十佳诉讼调解先进集体”、“便民快捷特色法庭”等集体荣誉称号。

便民举措出实招  赢民心

该庭将便民与快捷作为法庭工作主题,先后推出预约假日开庭、上门开庭、向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接受电话法律咨询等服务措施,极大方便了远离庭区、行动不便需要提供法律帮助的辖区群众。该庭在下辖乡镇设立了8个巡回审判点,经常性的开展“审务进社区、审务进村组、进田头”活动,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则通过预约上门开庭,这些举措不仅贴近群众,方便诉讼,促进普法,还提高了法庭在辖区的影响力。对有紧急诉求、并在法庭工作时间以外前来起诉的当事人,他们安排专人以最快捷的速度为当事人办理立案受理、送达等手续,并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制作法律文书,从而提高了办案节奏,节约了当事人投入在诉讼上的精力和时间。在提高办案效率方面,该庭不仅全面实施了网上立案和电子签章,还注意尽量使用简易程序,做到了绝大部分案件随到随立,及时开庭。当庭调解或撤诉案件则立即制作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减少了当事人的讼累。

诉讼调解求实效  化民怨

十年来,该庭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人民法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构建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工作理念,按照调解优先、调解前置的要求,实行案件审理全程调解。同时还高度重视立案调解、诉前调解工作,加强与民调组织进行沟通,积极创新诉讼调解方式方法,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纠纷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择时适度给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分析案件诉讼成本,引导当事人理智对待争议,努力提高调解撤诉率。对婚姻家庭类纠纷,抓住时机进行思想疏导,向当事人客观分析各自利弊,消除当事人抵触情绪,促进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矛盾;对邻里纠纷、简单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方法,缓解双方对立情绪;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群体诉讼,采取内外因结合的方法,重视借助“外力”,请当地村组、政府或社会其他力量协调的纠纷,积极协调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力求实现平息纠纷,将矛盾解决央基层。2004年以来,该庭调撤率一直在70%以上。

为民维权重实惠  解民忧

该庭对于涉及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起诉的案件及“三农”案件,均能坚持做到及时保全,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对于涉及民生案件的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的,注重灵活运用证据规则,加大指导以及依法取证的力度,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农村涉府案件的办理中,公平对待各方的诉讼权利,公正审理好对涉及城镇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案件,积极维护身农户的的合法权益。该庭在审理案件中还一直坚持把诉讼风险、当事人须知等内容全部告诉当事人,不但要当事人自己会计算诉讼成本,明白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而且要帮助他们免除诉讼风险。对于判决案件,尤其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人身权利,尽量避免让守法的农民在经济上吃亏、在人身权利上蒙受损失。他们的做法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