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老赖”一半是有钱人
作者:钱鸣 发布时间:2009-03-18 浏览次数:1077
本网南京讯:“房子我们不要了,银行把它卖了,足够充抵我们的房贷了。”因拖欠银行20余万房贷不还,“准新人”王亮和陈小芹在婚礼前被银行告上法庭。庭审中,名下已经有2套房产的小两口与银行讨价还价时“底气十足”。他们直言房价下降,投资房产已经不划算,他们有钱也“不想还贷了”。
据下关法院统计,今年1至2月,法院已受理银行个人贷款案件40余件。其中90%是购房按揭贷款,被诉者全部是连续3个月以上不能偿还欠款的贷款人。其中,50%以上为经济条件较为宽裕,故意拖欠的购房“投资型”欠贷人。
房价跌了 小夫妻“断供”扔房给银行
王亮和陈小芹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事业有成的两个年轻人在几年恋爱中名下已积累了多套房产。2007年,两人决定先结婚,婚房本打算定下王亮在城北的一套房子。可两个人考虑了很久,认为房子现在升值很快,不如再买一套新房子,作投资用。“其实,我们都已经准备不买了,家里已经有2套房子空在那里。可看到当时房子的价格在不断上涨,我们就决定重新买一套,就当是投资。钱总比放在银行要划算!”法庭上,王亮说出了自己和女友当时买房的想法。
买房前,两人在市区、江宁、江北转了一圈,发现位于浦口附近的一套房子很不错。不仅房型漂亮,青山绿水的小区环境也很好,价格近5000元一个平方米,也比市区便宜很多。精挑细选后,两个人相中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户型。付完首付,他们一起向银行借了20多万的组合型贷款,顺利将房子拿下来。
刚开始,王亮和陈小芹还是每月按时去还贷。还着还着,小两口看着房价一个劲地下降,心里打起了小鼓。去年年底,银行发现王亮和陈小芹已经几个月没来还贷款了,房贷基本上还没还多少。银行多次向王亮和陈小芹下发催款通知,小两口就是置之不理。银行多次与两人协商,可王亮、陈小芹还是不愿主动来还款。无奈之下,银行只好一纸诉状将两人一起告到法院,要求他们立即清偿剩余借款,并承担相应的利息和罚息。
“房子由你们处理吧。”庭审时,王亮表示,他和未婚妻商量过了,他们愿意把房子扔给银行处理,充抵自己在银行的贷款。但银行方面并不同意王亮的这种建议,坚持要求有还款能力的王亮和女朋友归还这笔贷款。“当时,那套房子价格已经到了每平方米近5000元,现在价格降了很大一部分。他这是在想断供,把不值钱的房子扔给我们!”银行方面的代表在庭审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王亮故意拖欠房贷的意图。
“本来想买套房作投资,日后能挣一点钱回来,没想到现在钱没挣到,可能连以前投进去的钱都要打水漂了!”走出法庭,王亮对自己和未婚妻当初冲动的投资行为后悔不已。目前,该案仍在法院审理。近日,法院将作出一审判决。
五成以上欠贷人属“投资型”
下关法院的办案法官表示,40余件房产欠贷案一半以上属“购房投资型”欠贷。欠贷人经济条件多较为宽裕,名下有二套、三套房,他们买房的目的在于投资升值。由于近期房价持续下跌,这些房主认为继续还贷在经济上不划算,故意拖欠。法官表示,此种情形比例相对较高,在50%以上。
有房难出手 “炒房族”还不起房贷
张晓靓是个典型的“
张晓靓一个月也就几千元的收入,每个月把房贷一还,工资基本所剩无几。为了还房贷,她每个月还要向家里要一点钱度日。“房奴”的日子虽然过得艰苦,张晓靓却很充实。盼着房子一天天涨价,然后见机出手。靠着赚来的钱,再买房投资。“到时你们就会羡慕我能做个有钱人了!”自从当了“炒房族”,张晓靓经常跟朋友这么讲。
2006年,张晓靓手上的房子已经升值不少,有的甚至已经涨了七八百块钱一个平方米。当她卖掉了其中二套,赚了几十万元后,便辞职并在外地开了家生产化工原料的小工厂。只会“炒房”却不善经营的张晓靓当了老板后,工厂很快倒闭,以前炒房赚来的钱基本血本无归。
工厂倒闭,原来的工作又辞了。加上房价下降,家里也不愿出钱来资助她再买房,张晓靓的经济来源一下断了。去年夏天开始,她连续几个月都未能按时还清位于溧水的房子贷款。再三催款不成,给张晓靓办贷款的银行只有将她告上法院。近日,下关区法院鉴于她拖欠房贷的行为,判决张晓靓在十日内清偿欠银行的本金15万多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和罚金。
炒房套贷占了三成五
办理此案的法官认为,张晓靓的欠贷案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属“炒房套贷型”。法官表示,前几年靠“以房养房”赢利的炒房一族,手中一般均握有多套房源。房价走低,市场持续低迷,使其有房难出手,资金紧张,难以承受还贷压力。部分炒房者除房贷外还有汽车消费贷款,还款压力更大,最终只有被动接受诉讼。法官表示,此种情形占全部房贷欠贷案的35%左右。
收入减少 外贸白领供不起小窝
“说实话,我到现在这个地步,连每个月一千多块钱的房贷都还不起,和今年自己收入大大减少有直接原因!”近日,市民蒋军因为连续几个月不还房贷,被银行起诉到法院,面对法官初步询问,蒋军这样回答。
去年年初,蒋军在玄武区闹市区买了一套二手房,面积四十多个平方米,房屋总价近四十万。“我没有全部付清房款,而是向银行贷款,总共贷了20多万,月供1800元!我们做外贸的,月供这点钱还是可以的。”家在外地的蒋军表示,自己一直在南京做外贸业务,买房让他有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蒋军为此兴奋了好几天,还常把家里人接过来玩。这股高兴劲刚过半年多,蒋军的企业因金融危机出现了麻烦,他的收入也在每月下降。
“我是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在里面做业务员,以前每个月都能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我想每个月还近两千不在话下!但现在公司业务不行了,我工资降了,还贷有些吃力。”蒋军表示,从去年下半年起,公司业务开始萎缩,蒋军所做的业务越来越少,收入自然也就急剧下降。一连几个月还房贷后,蒋军开始感觉有些吃不消了。“我现在的收入够日常生活开支,还贷款还是吃力啊。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蒋军拖欠房贷几个月后,被银行起诉到法院。审理时,法院考虑到蒋军的生活工作情况,在蒋军与银行之间进行了调解。在法官的劝解下,蒋军最终同意“再想想办法”,把房贷按时还下去。得到了蒋军的还贷承诺,银行近日也主动到法院对蒋军欠贷案做了撤诉处理。
工薪消费型欠贷占一成
审理此案的法官认为,蒋军的房产欠贷行为属于“工薪消费型”,此种情形在法院已受理个贷案件中仅占小部分比例,约在10%。欠贷人主要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白领工薪阶层,他们偿还房贷的主要来源单一,由于公司、企业普遍效益不好,降薪、裁员、下岗分流导致员工收入下降或失业,影响了其还贷能力。
生意亏损 老板夫妇不还贷也不愿卖房
与蒋军相似,市民
庭审中,
审理法官表示,在
信用有污点 再贷款会被拒
贷了款却不按时还款,不光房子可能会被拍卖,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说,日常还贷中有两个误区。一是经常等到银行或者担保公司催款时才还款;二是不经常关注自己的账户余额。有些客户认为自己又不是不还钱,等到银行或者担保公司催的时候再缴也可以。其实不然,等催款的时候,说明还款期已经过了,就会在银行的征信系统留下信用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