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苏州讯: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审结一起诈骗案,年届五十的被告人杜明第三次因犯诈骗罪被判入狱,而其三次实施诈骗的原因竟然都是为了“赌博翻本”,而今次当其走出监狱时将已是应当退休的年龄。
1962年1月6日,杜明出生于苏州市阳澄湖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曾在镇上一家工厂工作,后因工厂倒闭而待业在家。没有正当工作的杜明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喜欢和一些朋友搓搓麻将打发时光。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其在一名“好朋友”的带领下进入一个地下赌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了镇上有名的赌棍。1988年至1990年间,杜明因为赌博输了钱,为了回本,其利用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价格双轨制”的政策漏洞,虚构身份,以能代购建材、彩电等为名,骗得现金、香烟等物共计人民币34400元,案发后,于1990年9月被抓获,次年3月被金阊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这是杜明第一次因诈骗而入狱,服刑期间,其认罪遵守监规,积极改造自新,获得减刑机会,在被关押近6年后,于1996年5月刑满释放。然而,这一次坐牢似乎并没有在思想上给杜明带来多大教训,出狱后仅两个月,杜明就赌瘾发作,又跟以前的赌友混在了一起,没多久又欠下一屁股赌债。1996年7月至2002年3月间,杜明为了筹措赌资,故伎重演,又一次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先后从十名被害人处骗得共34650元的财物,2002年9月被相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5年5月21日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的杜明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下决心要和以前的不光彩决裂。同时,村委会为了帮助杜明改过自新,帮其在镇上一家化工厂又重新找到了工作。然而,正应了那句俗语,“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杜明似乎终究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又开始偶尔赌点小钱,渐渐地,仿佛又回到从前的怪圈,“赌钱??输钱??想回本??骗钱??坐牢……”,2008年3月至7月间,杜明利用镇里集中拆迁的机会,假冒苏州工业园区某镇动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谎称能够帮助动迁对象以外的人分到动迁房,先后骗得他人人民币111320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杜明再一次以刑事被告人的身份站在了法庭上,最终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这一次,杜明在走出监狱时,将已是年届花甲、临近退休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