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法院的“铿锵玫瑰”
作者:吴杏萍 许文珏 发布时间:2009-03-06 浏览次数:2885
编者按:在宜兴法院的审判队伍里,有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集善良、智慧、正义、坚强于一身,她们恪守职业道德,担当着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她们耐心细致,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她们锐意进取,顾大家舍小家,成为审判事业的中坚力量。她们就是宜兴法院的“铿锵玫瑰”。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三位女法官,让我们走近她们。
为了孩子的希望
人物背景:杭群英,45岁,1993年调入法院工作,先后在办公室、刑庭、少年庭工作,曾获无锡市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市政府嘉奖、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
杭群英到少年庭工作已有五年,五年来,她默默耕耘在少年审判岗位上,共审理了290件涉少民事案件,处理了大量涉少家庭纠纷,调撤率达80%,她用情理法呵护着受伤害青少年的成长,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4岁的琪琪因抚育费把亲生父亲告上了法庭,当杭群英找到她的父亲李军时,他向法官诉苦:不是不愿意付,也不是没能力付,而是一向可爱乖巧的女儿视自己为“仇人”,不当他是父亲。原来,琪琪的父母已离婚六年,六年的时间里她从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每次去拿抚育费时总是冷冰冰的三个字“拿钱来”。为了“惩罚”一下女儿对自己的冷遇,李军来了个缓兵之计,故意停了女儿的抚育费,来看看女儿的态度。不料女儿并不中计,反将他诉诸法庭,父女关系更加冷若冰霜。杭群英通过外围进一步了解到,琪琪“恨”父亲是有原因的,琪琪觉得父母分开全是错在父亲,所以决定不再理他。了解情况后,杭群英单独找琪琪谈话,从如何理解大人之间的事,到作为女儿应尊重父亲,在心理上一一为她疏导,及时解除了她的思想疙瘩。同时也做李军的思想工作,不管如何,血浓于水。最终,父女俩和好如初,女儿撤回了对父亲的起诉。
“一个家庭的破裂,若处理不好,往往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灵上的创伤,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有的甚至变得性格偏执。在婚姻家庭纠纷中,我们的功夫主要在庭外,坚持与当事人子女、学校老师和当地基层组织面对面,促进家庭和谐,给孩子们撑起晴朗的天空是我们的责任。”杭群英如是说。
扎根基层心无悔
人物背景:储晓惠,38岁,1994年考入法院,现任丁蜀法庭副庭长。曾获市政府嘉奖、三等功、优秀政法工作者等荣誉。
从埋头装订卷宗的书记员到办案干练受到地方百姓称赞的副庭长,储晓惠在法庭一干就是十五年。“在基层办案,每天面对的是‘鸡毛蒜皮’的纠纷,但却都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能够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服务,虽然辛苦但心里开心。”她笑言。
储晓惠办的大部分都是民工工资、赡养、工伤待遇等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一起交通事故造成13名中学生受伤,是她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位了28万余元赔偿款。一个日方投资的企业,老板生病回了日本,企业因此倒闭,46个民工的工资没有着落,是她通过无数次的联系与沟通,感动日本老板,要回了工资款。这些年,有多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在她的努力下得以维护,她已记不清了。她只知道:作为法官就是要让老百姓相信,法律自有公道。这样,她就问心无愧了,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坚守的办案信条。
她每年办案数都在300件以上,是法院出了名的“女状元”,而数字背后是她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去年年底,正值寒冬,她顾不上天气恶劣,带着5个案件五天时间跑遍了整个宁夏又赶到甘肃,回来时不仅案子全部顺利了结,连赔偿金也都带了回来,让原告当事人佩服不已,感谢她在金融危机下及时帮企业回笼了资金。和她一起去的书记员说:“跟着储庭出差就像打仗,速战速决。”
心与梦想一起飞
人物背景:许贝丽,29岁,2003年考入法院,在民一庭担任审判员。曾获市政府嘉奖、优秀政法工作者等荣誉。
喜得千金后许贝丽比怀孕前重了
出校门后许贝丽的梦想很简单:做一个优秀的女法官,用公平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或许在校时接触的多是西方法官审案的范例,所以当她开始独立办案了,非常不屑东方式的调解工作,在她看来调解工作谁都会做,只有判决才能体现法官的法律素养,一份高质量的判决书是最能体现法官水平的。她接手的第一只案件就是判决的,那是2005年12月5日立案的一起赡养纠纷,归径
她第一次通过调解解决的是一起名誉权纠纷,当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取代冷冰冰的宣判的那一刻,她感觉特自豪,所有的付出在那一瞬间都变得无足轻重,喜悦溢满了心头。
去年5月休完产假来上班,她又接受一个新的挑战:专门办理劳动争议类案件。她一边上手一边耐下心来钻研学习,当年度就办了153件,一跃成为民一庭办案冠军。今年,她已办结了34件,手头还有50多件。尽管工作很忙很累,年轻的她还忙里偷闲报考了南大在职研究生,下月中旬就要重返课堂的她一脸神往:读书真是一种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