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法院坚持群众路线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期待
作者:王杰 发布时间:2013-09-04 浏览次数:449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强化全体干警司法为民服务宗旨,泗洪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采取有力举措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新期待。
信息公开机制满足群众司法需要。对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司法信息,如被执行人失信行为、重大案件审执信息,第一时间通过法院官网、微博及地方主流新闻媒体予以发布;对与社会征信体系相关的当事人涉诉信息,通过法院涉诉信息查询中心定向发布;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息关系密切的重大司法工作,如法院执行工作开展情况、法院打击虚假涉诉专项活动推进情况及时通过法院新闻发布会向广大人民群众作专题信息发布。
涉诉纠纷通报拓宽群众矛盾化解网络。在保证当事人隐私权的前提下,按月向辖区乡镇发布涉诉矛盾纠纷通报,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涉诉矛盾纠纷的地域分布、产生原因等进行逐案分析。对于辖区乡镇、村居及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条件协助纠纷化解的案件,及时发出对策建议及委托调解函,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院领导信访值班制度倾听群众诉求。建立院领导工作日信访值班长效工作机制,每个工作日安排一名院领导定点接待信访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对于群众反映问题,由立案庭建立专项台账,责任到人,切实明确责任扎实开展信访纠纷化解工作,全面强化信访稳控工作成效。
便民举措减少群众诉累。针对交通事故纠纷多发,当事人往返于交警队、法院、保险公司诉累严重的实际,建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与交警大队、中国人保财险泗洪支公司实行联合定点办公。实现了交警事故认定、法院答疑、立案、调处、保险理赔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诉讼当事人。出台《公布手机使用暂行规定》,公布干警办公号码,方便当事人及时获取案件审执进度信息。
帮扶救助措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辖区仍有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按照“帮扶到村、结对到户”要求,挂钩龙集镇洪湖村、田集村,“一对一”结对帮扶救助55户特困家庭。同时,推进信访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及执行救助基金制度,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今年上半年,先后发放执行救助基金4万余元。对于生活困难但未能申报执行救助基金的当事人,通过组织法院干警捐款、捐物,争取为改善当事人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