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法院集约化管理“瘦身”司法资源
作者:莫君 发布时间:2013-09-02 浏览次数:491
日前,邳州法院改变传统的松散案件管理模式和各部门职能交叉的平行管理方式,在全院建立以审委会为核心,以审判管理办公室为支点、各审判业务部门各司其职的集约化审判管理体系,进一步保证了审判工作的公正高效。
“贴近化”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开展和谐共建活动,定期开展“大调解、大排查”活动,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及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的总体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通过建立涉诉矛盾纠纷月通报制度,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强化“诉调对接”工作,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常年驻庭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加强和规范法官诉讼调解工作,加强判后答疑和法律释明工作,加强巡回审判工作,将巡回审判和矛盾排查、法制宣传、参与综合治理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巡回审判的综合效应。
“最优化”保证资源配置。针对审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对集中某类案件,如侵权、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推行专业化审理,成立类型法庭,充分调动法官的技能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推行“法官+法官助理”1+1审判模式,将文书送达、勘验调查、证据交换、庭前调解等事项交由法官助理完成,同时对于一些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纠纷由法官助理专门处理;把握执行环节,对于诉讼标的较小、案件事实清楚的买卖合同、民间借贷等案件,简化程序,推行小额速裁机制,简单归纳记述,简洁表述认定事实。
“信息化”节省时间空间。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实现案件信息采集、制作、传输、发布、存储、利用手段的一体化,在法院系统内部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针对远程当事人不方便来回的特点,专门成立诉讼服务网站,在网上诉讼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交流,开展在线法律咨询、接收当事人举报信息、接受当事人预约立案等活动,提高司法效率,减轻群众诉累;执行工作同步录音录像,针对出现的被执行人数次谈话前后不一致、暴力抗拒执行等情况,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音像设备,完整记录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执行线索和执行干警的执法行为,便于向当事人释法说理,消除其误解和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