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法院35岁以下在职干警39人,占全院干警的33.9%2013年来,该院积极探索教育培养新举措,以“两化三制”为着力点精心搭建年轻干警成长平台,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梯队,确保法院工作可持续发展。

 

选人用人“公开化”。建立35岁以下干警人才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记实,详细记录学习、培训、廉洁、奖惩等情况,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晋职和岗位交流紧密挂钩,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打破论资排辈旧习,将优秀的青年干警选拔到审判一线或领导岗位,2013年通过民主推选、领导推荐以及业绩考核方式,6名德才兼备、作风扎实的青年干警被提拔到中层岗位,6名业绩突出的青年干警晋升为审判员,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组织关怀“人性化”。建立新进干警廉政谈话制度和初任法官任职宣誓制度,警醒年青干警从严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不定期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听工作感悟,谈思想认识,评存在不足,帮助年轻干警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司法能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建立为干警办实事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困扰青年干警的住宿、交友、求学等难题。开展干警过生日、送祝福活动,增强青年干警集体归属感。

 

教育培训“双轨制”。实行培训与自学双轨培训模式,以“法苑讲堂”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开展法学理论、审判实务、司法技能、审判纪律等专题培训课7次,40岁以下干警出勤率100%。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庭审观摩学习、裁判文书评比、学习心得体会评比等活动,助其在审判实践中总结积累审判经验。另一方面,完善《关于进一步规范干警学历教育管理的规定》,保障时间,给予补助,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和学历学位教育,先后有22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3名干警获得在职研究生学历。

 

一线锻炼“轮岗制”。针对性地将青年干警安排到基层法庭、立案信访部门等一线岗位锻炼,实行定期轮岗换岗交流,通过内部多部门、多岗位的历练切实提升青年干警的综合素质。目前全院35岁以下的年青干警共有39名,其中26人具有基层法庭工作经验。同时,指定30名青年干警担任驻村法律指导员,开展送法下乡、巡回审判、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切实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传承帮带“导师制”。实施以老带新“1+1”工程,由院党组指派具有丰富审判经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资深法官与年轻干警结对,通过实践授课、观摩庭审、文书指正等手把手指导的形式,提升年轻干警工作能力。指定部门负责人担任帮带“督导员”,定期对结对师徒帮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督促指导老师尽心尽力,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