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声音
作者:秦洁 侯明光 发布时间:2013-08-29 浏览次数:2263
让孩子做抉择何其残忍
2013年7月18日沛县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因案情复杂,双方争夺孩子抚养权时各执己见,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于是双方提议由年仅十岁的孩子做选择。
但我十分清楚,未成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上庭选择父母会对其未来成长产生无法弥补的心理阴影,然而无论我怎样劝说,原、被告双方始终坚持己见,无奈之下,只得同意让已满十岁的孩子到庭,听取他的意见。
十岁的年纪,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什么都不需要去考虑的年纪,但对于刘贝贝,却要做出影响他一生的艰难抉择,这无疑是非常残忍的。
父母离婚因由多
刘贝贝的父母刘和张,结婚已有十三年,自2001年结婚后生活还算美满,2003年时双方搬至沛县农林局家属院与张的父母同住,而该房是张的姐姐的房子,刘自觉颜面无光,便离家打工,又因打工时距离过远,双方相互猜忌,自此就一直争吵不断。庭审中,原告刘要求起诉离婚,刘贝贝由原告抚养,被告张需承担抚养费每月1000元。而被告张辩称,同意离婚,但刘贝贝从小就与自己和姥姥姥爷生活,已经习惯,因此刘贝贝应该由被告抚养,并要求原告承担抚养费每月600元。
孩子上庭唤亲情
双方意见僵持不下,而此时又有人提出要求孩子自主选择,身为法官,我虽然对他们讲明了利害,但在双方坚持的情况下,只能让父母离庭,让十岁的刘贝贝上庭。审案多年,对离婚案件我接触的绝对不算少,但由这么小的孩子当庭选择父母的情形也还是第一次。
“法官姨姨,你能不能不让我和妈妈爸爸分开!”刘贝贝上庭后带着哭腔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或许是因为长时间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成长,十岁的刘贝贝显得要比普通孩子成熟的多,也懂事的多。但孩子的心思毕竟是简单而直白的,说到和父母一起玩耍时兴高采烈,而说到父母吵架时满脸落寞。当我小心的从则面询问贝贝更愿意跟着谁生活的时候,贝贝直言想要跟着妈妈,但我分明看见,贝贝的眼中满是对于未来的恐惧和茫然。
或许是知道了一旦离开后就会面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在贝贝离庭其父母进庭的时候,贝贝挣扎的异常激烈,“我要妈妈,我也要爸爸!”嚎啕声催人泪下,直至渐渐消失在庭外。
将心比心愿成真
“看看贝贝的笔录,他是个多懂事的孩子,而现在你们能给他什么?像刚才那样的哭声?”当我看见贝贝父母听闻贝贝心声后泣不成声的模样,我知道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现在我再次询问双方意见,也请你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一想,也为刘贝贝想一想。”
“法官,我撤诉。”原告的选择让这件揪心的案子有了圆满的解决。
而刘贝贝的父亲表示,以后会更加注重对家庭的维护,给孩子一个快乐温暖的家。刘贝贝的愿望终于成真。
我一直相信,孩子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群体,他们健康、活泼、向上,充满正能量,他们总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奇迹和美好。刘贝贝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但他临走前阳光洋溢的笑脸却始终在眼前徘徊。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因为那将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