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邹区法庭创新抓执行成效显著
作者: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3-08-23 浏览次数:583
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法院邹区法庭先后被命名为全市首批“公正司法示范点”、全省首批“规范化管理示范法庭”,邹区法院的做法是:
整合资源强保障。采用“执行法官+法警+书记员”的模式进行分工合作,执行法官主要负责裁决并组织实施,法警具体负责实施,书记员负责文书和内勤,一定条件下协助实施。针对辖区面积大、执行人员少的实际,采取分片集中执行的方式,减少重复出行次数,增强执行效果。构建辖区执行协作网络,与辖区内7家派出所、4家司法所以及11家村委建立执行联动机制,每家联动单位安排一名协助执行员,实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执行线索和动态。
信息透明促公开。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公开查封扣押、标的物评估拍卖、执行分配、款物交接等执行信息,让当事人对案件进行即时监督。对涉及拍卖等重要处分的案件实行公开听证, 做到件件上网公开。公布执行专线,执行人员24小时不关机,每周定期到窗口进行接待。上级法院决定暂缓执行、指定执行、提级执行的案件,及时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乡村、街道居委会有威望、懂法律的人士等30名担任执行监督员,适时邀请他们现场监督执行并评议执行情况。
分类执行求实效。对于法制观念淡薄或认识不到位而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以释法教育为主,动员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对于故意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除采用常规强制执行措施外,适时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公开曝光、限制高消费、发布悬赏公告等执行方法,提升执行威慑力。
规范台账抓管理。建立案件督促台帐,对超4个月未结案件进行重点提醒。严格管控程序性终结案件,对报结必须具备的材料予以专门细化规定。建立保全、查封、冻结台帐,由专人汇总提示,防止过期。建立拘留、罚款台帐,规范审批和实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