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摇到男友竟是诈骗惯犯 女青年被骗九万元
作者:中原 发布时间:2013-08-15 浏览次数:230
利用手机微信,90后姑娘小云交到了一个做“大生意”的高富帅男友,不料两个月不到,就被男友以各种名义“借”走了9万余元,最后竟彻底消失,经其父母打听才知道原来所谓高富帅男友竟是诈骗惯犯。近日,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诈骗案,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耿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微信摇来高富帅男友
2013年1月初,家住邳州市的小云通过手机微信“摇一摇”功能认识了自称82年生人的耿某,两人发现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聊的特别投机。耿某告诉小云,自己是做煤炭生意的,资产千把万,在邳州市里有两套房子,两辆车,在上海、南京等地也有房子,家里还有四个姐姐都在北京、上海等地做生意。耿某表示虽然自己很有钱,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了解自己内心的姑娘,他觉得小云就是他一直寻找的人。在耿某的强烈攻势下,两人很快就确立了关系,经常见面约会,小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富有又可靠的男朋友,感觉十分幸福。
确立关系后,耿某便经常约小云到自己市里租的房子见面,他告诉小云这是其父亲留给自己的房子,不舍得卖,就自己住了下来。在两人的日常相处中,耿某经常当着小云的面给生意伙伴打电话或遥控指挥自己所谓的煤炭生意,这让小云更觉得耿某是做大生意的人,更为男友毫不避讳自己而高兴。
借口生意需要频繁借钱
交往了两个多星期后,一天傍晚,耿某打电话给小云,说用火车发货还差一万多元的火车皮费用,而自己的银行卡在另一辆宝马车里,被朋友开到山西去了,暂时回不来,让小云给他拿一万多元先救急用。小云不疑有他,拿了13000余元钱给了耿某。过了两天,耿某又借口给生意伙伴打款还差3万余元,又让小云向父母借了3万元给自己用。拿着这些钱,耿某都用来挥霍,同时给小云买了不少衣服首饰,更让小云觉得男友大方可靠。
过了几天,耿某开车带着小云外出游玩时,在车上接了个电话,与对方吵的很凶。挂上电话后,耿某告诉小云煤炭生意的合作伙伴要拆伙,他准备自己单干,但是要给对方分伙费用270万,家里四个姐姐能给他先垫上一百多万。然后耿某又当着小云的面给几个朋友打了电话,让他们一人转30万在自己账户上,最后跟小云说,让小云也拿出5、6万元先救救急,小云回家后又向父母借了5万元转给了男友。
父母起疑骗行败露
2013年春节前夕,小云邀请耿某来家过年,为了不让小云家人起疑心,耿某硬着头皮到小云家拜访。小云的父母发现耿某年纪较大,并不像是80年代生人,便怀疑耿某年龄造假欺骗自己女儿,又想到借了9万多元钱给耿某,便询问耿某什么时候还钱。耿某表示过两天就能把钱给还上,为了让其相信还打了张欠条,吃完饭后很快就离开了小云家。不料过年期间,耿某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小云父母这时才觉得耿某可能不止年龄造假,于是便急忙托人到耿某老家打听,结果发现,原来耿某及其家里人根本不是什么做生意的,都是在家务农,而且耿某是73年生人,早已结婚生子,2008年还因为诈骗罪被判了4年,刚出狱不到两年,没有正当职业,于是又重操诈骗旧业。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小云父母立刻报警。
2013年2月22日,被告人耿某被抓获归案。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耿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侵犯了公民财产所有权,构成诈骗罪。被告人耿某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耿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综合以上情节,遂作出以上判决。